??u「临?课程」供实战经验 助学生找到做律师意义
发布 : 2024-11-1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明报专讯】张达明在港大任内??u动设立临?法律教育课程,一方面向公众提供校园免费法律谘询,同时容许报读的学生协助义务律师处理案件。计划由2010年设立,截至今年10月,已处理超过2900宗案件,培训超过1000名学生,名册上也有200名义务律师提供协助。
临?法律教育要求学生面对活生生的受助人,在港大课程下,一般由学生先听当事人讲述及协助笔录,学生本身不直接提供法律意见;然后资料转交义务律师覆核及提供法律意见。
张达明说一般课堂上教学容易笼统,实战上则不会太学术。他说,计划协助学生了解自己对法律的兴趣,尤其部分双学位的学生,「不时都有学生讲,未读course(课程)之前,都有些迷惘,到底之后做不做律师;有些读完之后,找到做律师的意义,就愿意继续做」。
学生能帮到人之外,张达明说更重要是令学生明白做律师的意义,是要给当时人公平、客观及独立的意见,甚至是他们不想听到的意见,「简单来说,(当事人)不会撼头埋墙」,他指出,「所以我们做好多个案,我们的角色是劝退client(客户),叫你不要去打官司,不要执著自己看法、你自己谂埋一边」。
有时张达明亲自义务上庭,多宗案件如被控企图贩毒罪的青年马家健争取上诉得直,更揭出师爷游说认罪的案中案。今年9月退休前,张达明为一宗被控贩运危险药物的当事人在上诉庭胜诉,撤销定罪及判刑。
输官司但当事人释怀 最大满足
在他亲自处理的案件中,张达明说自己赢多于输,但最大满足感不是来自打赢,而是官司输了,当事人释怀及感谢义务律师团队协助,也一直没有当事人投诉或不快。他忆述一名被告上诉被拒,需要入狱,他到收押所探访时对方,对方指「张教授肯帮我,都已经觉得赢了」。
反驳用资源做公共服务
指大学应有社会使命
他表示,临?法律教育课程需要较传统科目多资源及人手,有些昔日同事不太接受,「觉得这个service(服务)不是教学生,教到几多学生呢?只是一个public service(公共服务),为何要给钱去提供一个public service?」他形容,「一间健康的大学,一部分(资源)可以这样抾x??,可能不出论文或不影响大学排名」,「大学会否有认同它都有社会使命,去服务unmet legal need(未能满足的法律需要)去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