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Alexey Yaremenko@iStockphoto/明报制图)
【明报专讯】【姓名:蔡润祥.学校:厂商会中学.年级:中五】
在我生活的小区里,有一位乐于助人的邻居,他的名字叫王叔叔。王叔叔是一位退休教师,性格温和,乐于助人,深受邻里们的喜爱。每当我回忆起与王叔叔相处的点滴,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王叔叔家里有一个小花园,种?各式各样的花草。春天来临时,花园里的花竞相绽放,五彩缤纷,令人流连忘返。每当我放学回家,总能看到王叔叔在花园里忙碌的身影。他一边浇水,一边和邻居们聊?天。每当看到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耍时,王叔叔总会微笑?鼓励他们,彷佛他就是他们的朋友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的自行车坏了,心急如焚,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时,王叔叔走了过来,看到我的窘迫,立刻主动询问。「怎么了?需要帮忙吗?」我把情?告诉了他,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带我回了他家。他的车库里有各种工具,王叔叔熟练地修理?我的自行车,叮嘱我下次不要骑坏了。不到半个小时,我的自行车就修好了。看?焕然一新的自行车,我心中充满了感激,连声感谢王叔叔,他却只是微笑?摇头,说:「小事而已,大家互相帮助嘛。」
除了修理自行车,王叔叔还经常帮助邻居们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生病了,家长忙得不可开交,王叔叔主勾x??出帮忙照看孩子。他不仅耐心陪伴,还为小孩讲故事,逗得小孩哈哈大笑。邻居们看到王叔叔的热心肠,都感动不已,纷纷称赞他是「好邻居」。
王叔叔不仅乐于助人,还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他常常在小区里举办一些小讲座,教大家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比如如何做简单的菜肴、如何种植花草,甚至教孩子们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每当这个时候,小区的居民们都会聚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这些活动,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大家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有一次,小区里组织了一次义务清扫活动,王叔叔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在他的带动下,愈来愈多的邻居也参与了进来。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清扫楼道,有的整理花坛,场面热火朝天。王叔叔不怕脏、不怕累,始终在前线指挥,带动?大家。他的积极性感染了每一个人,大家都努力工作,最终让小区焕然一新。事后,大家纷纷表示,能够和王叔叔这样的好邻居一起共事,真是一种幸福。
王叔叔的乐于助人不仅仅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上,更在于他的无私和大爱。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帮助他人不仅能温暖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正是因为有了像王叔叔这样的人,小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温情。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不能每个人都像王叔叔那样无私奉献,但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乐于助人的精神。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帮助,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王叔叔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好邻居。他的乐于助人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爱是多么重要。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更多的人像王叔叔一样,把爱与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1120字,文章经修订)
■『评分考量』
*内容:中上(7分)
取材丰富,通过多个事例(如开放小花园、修理自行车、关顾邻居需要、热中分享知识、参与义务清扫活动等)展现了王叔叔的乐于助人。这些具体且生动的描述,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王叔叔的善良、热情和奉献精神,增强了人物形象,能够很好地支持文章的立意。
文章贯彻「抒发感激之情」这个题眼:首段(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激),其后各段(纷纷称赞他是「好邻居」、能够和王叔叔这样的好邻居一起共事,真是一种幸福……),结尾:王叔叔「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帮助他人不仅能温暖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像王叔叔一样,把爱与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明确深刻表达了对王叔叔的感激和敬佩。
*结构:中上(7分)
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做到首尾呼应,结构清晰。首段点题,设下伏笔,其后各段层层呼应,最后归结到表达感激之情,完全切合了文题的要求。布局稳健,结构合理,但部分段落之间的过渡稍显生硬。
*表达:中上(7分)
用词准确,文句通顺,表达清晰。
表达较为平实,叙述风格偏向直接描述,修辞手法较少,主要依赖具体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
部分句子虽然平淡,但不失准确和生动,例如:「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清扫楼道,有的整理花坛,场面热火朝天。」、「王叔叔的乐于助人不仅仅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上,更在于他的无私和大爱。」
*标点:中中上(6分) ◆分数:69
■升级你要知
(1) 事件较为分散
虽然多个事件展示了王叔叔的特质,但较为分散和单薄,影响主题的集中与发挥。若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深入描述,会更有力。
(2) 刻划稍嫌单薄
文章描述王叔叔言行虽多,但有些地方过于概括,例如「他常常在小区里举办一些小讲座」,如果能更具体地描述他如何举办讲座和讲座的内容,会更加生动。
(3) 情感深度稍嫌不足
写王叔叔行为背后的情感勾x??,稍嫌不足,例如他为什么与人分享他的花园,又随便招呼孩子到他家中。在今天现实社会,这些举动反更令人怀疑。故此,结尾部分的抒情语句,可能会显得有些夸张。●
【姓名:陈乐垚.学校:英华书院.年级:中四】
从升降机中走出,几张崭新的桌椅映入眼帘。它们的主人有些无奈地将暂时无法容纳的家俬紧紧贴?楼道两侧叠放,生?x??阻碍别人。大概搬来了一位新邻居吧?我这么想。
我住的屋苑不大,整个楼层只有寥寥几个单位。即便如此,我也不太熟悉同层住户,他们不过是恰巧与我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或许他们亦如是想,在此居住的十年间,我们的足印不曾交汇,始终在自家门前徘徊、盘旋,默默堆叠成一座座孤高的黑塔。我们只会兀自站在那塔上低头凝视?自己的生活,却不曾抬起头,让他人的轮廓映入自己的眼眶。我对此并无怨言,也无意打破这番平衡。
在升降机内,我首次遇见新邻居。他是一位魁梧的男子,粗壮的手臂上有?尚算明显的肌肉线条。此刻他双手提?数量颇多的垃圾袋,隐隐散发臭味。「小弟弟,请你帮我按一楼。」注意到我的目光,他笑?说:「哈哈,今天楼上的垃圾房要维修嘛,我力气大,就顺便帮大家把垃圾拎下来。」「哦……麻烦了。」我有些不以为然,他大概是想创造一个良好形象,以后有事相求才更好说话。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行的,用笑容为伪善贴上标签;用善举帮自己戴上面具——一切都是为了掩盖真实意图。当层层面具把我们的内心包裹,我想连哪一层是虚伪的都无法分清了吧?与其这样,还不如尽可能避免戴上这些面具。到了一楼,我默默走出升降机,对他的意图嗤之以鼻。
自那之后,我与那大叔有过数面之缘。看见他不遗馀力帮大家办事时的笑容,我下意识地觉得那又是一层面具,但又觉他那笑容背后像是发自内心的一股热诚或满足,我不禁对他的真实想法产生好奇。
这答案,我并没有找寻太久。
下?雨的夜晚,我独自离开补习社,冰冷滤x??的头顶催促?忘带雨具的我赶快归家,我加快了脚步。连接屋苑每幢楼房的平台有一条三、四米高的楼梯。昏暗的灯光下,我踏空了一节台阶,整个人连带?跌下了楼梯。腿上传来阵阵疼痛,我勉强移勾x??指摸向已经麻痹的膝盖,那里正被一股湿黏温热的液体覆盖。扭曲的脚踝无?x??起我的体重,我只得落寞地坐在台阶一隅,紧攥?无法启动的手机。
被血液和泥水浸透的衬衣紧紧贴?胸腔,压得我喘不过气,更无力呼救。透过层层雨点,我模糊地看见不远处几个狼狈的身形(影)——正下?雨,大家都想尽快回家,大概注意不到蜷(蜷)缩一旁的我吧。身旁灌木伸出的枝叶和心中仅存的希望都无法阻隔一月刺骨的雨滴,寒意便同时侵蚀?我的皮肤与内心。我称作「家」的地方,如今让高楼化作黑塔,把无助的我困在其中守候。此刻我多希望邻居能对我施以援手!这时一个魁梧身影走近,手中提?几个垃圾袋:「你怎么了?」看到我身上的伤,大叔拦了辆的士,执意带我去医院。??u辞的话挂在嘴边,我却说不出。我想这次确实需要他的帮助了。「谢谢。」
消毒、包扎(扎)过后,看到我没事,大叔似乎也高兴。我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总是愿意帮人?」大叔看出我的不解:「你大概觉得我没理由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帮助陌生人?觉得我主动帮你也是虚伪的、戴?面具的表现?这么说其实也没错。因我有能力帮助别人,所以戴上了『帮助别人』的面具。我也会权衡,但我知道这张面具是我在衡量了所有利弊,为此不惜牺牲时间、精力所作出的选择。因此这面具是我遵循内心的号(呼)召而戴上的,这何尝不是真诚表现?何?得到感??o?J??我也自觉喜悦!」看?大叔脸上绽放笑容,我似乎理解了他。
我低估了帮助别人的力量。倘若大叔不在,或他不愿助我,我不知要在雨里独候多久!那寒冷雨夜里唯一能与?x??抗衡的只有来自第二方的温暖。「谢谢」二字虽轻,却能让雪中送炭者会心一笑。
从医院回家,我站在升降机里思忖。电梯关门的一刹,一个孩子冲向将关上的电梯。我不假思索地为他按开了门。「谢谢。」我不禁想起大叔。
我从升降机里走出,也向那孤塔之外,踏出了一步。
(1501字,文章经修订)
■『评分考量』
*内容:中上(7分)
文章以初期的误解作为开端,经由亲身经历,逐渐改变观点,最终体会到邻居助人行为的真诚和价值。取材主要通过两个事件(主动帮助邻居丢垃圾、雨夜中帮助作者)突出大叔乐于助人,后者的情节刻划了主人公从彷徨无助到感激助人者的心理转变。这些事例具体且感人,能够支持文章的立意,但分量略为单薄,也稍嫌片面。内容固然写得深刻,但命题写作,内容的质与量仍须取得平衡。
*结构:中中上(6分)
文章运用层递手法,由当初对大叔「嗤之以鼻」,到「产生好奇」,继而「我似乎理解了他」,最后「我不禁想起大叔」。尤其「我」在雨夜受助后,从心底对大叔产生了感激,最后以「我」的成长作为结尾,整体结构清晰。但作为映衬的枝叶(首两段的铺垫、对大叔行为的怀疑)太多,记言行、抒感受的主体,反而受到限制,致发挥不足。
*表达:上下(8分)
文句优美,表达生动,叙述风格偏向于抒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反衬、层递)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又如:
对偶句: 「用笑容为伪善贴上标签;用善举帮自己戴上面具——一切都是为了掩盖真实意图。」
夸 张: 「被血液和泥水浸透的衬衣紧紧贴?胸腔,压得我喘不过气,更无力呼救。」
象 徵: 「高楼化作黑塔,把无助的我困在其中守候。」
*标点:中上(7分) ◆分数:69
■升级你要知
(1) 叙事详略失衡
文章开头对邻居之间冷漠的隐喻(如「黑塔」)虽然有一定文学性,但铺垫过长,容易削弱主题的集中度。描述大叔的行为时,有些地方过于详细,例如对大叔在升降机中的对话和雨夜中帮助的描述,可能会显得有些冗长。
(2) 大叔言行刻划稍嫌不足
大叔的言行虽有刻划,但主要集中在雨夜救助情节,其他场景(如帮忙提垃圾袋)稍显单薄,未能全面展现邻居乐于助人的形象。文章写「我」较多,大叔反成了陪衬。
(3) 结尾略显仓卒
文章运用反衬手法,直至最后才显露感激之情。结尾一句「『谢谢』二字虽轻,却能让雪中送炭者会心一笑」,反思从大叔身上学到的助人精神,抒情含蓄而真摰,可惜轻轻一提,又点到辄止,仓卒收笔,质虽高而量有不足。
(另文续)
图?Alexey Yaremenko@iStockphoto/明报制图
■文:朱崇学 - 香港教育大学客席讲师,退休中学助理校长;对中文写作和文学创作的教与评颇有涉猎
(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星笈中文 第1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