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王立升认为,中美经过上次会谈后,双方知道彼此底线并建立常态沟通,擦枪走火的风险降低。(李绍昌摄)
【明报专讯】中美周一公布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对华货品关税加幅暂时降至30%。对于现时关税水平下如何影响内地对美出口,高盛中国经济学家王立升表示,以进口货品的价值计算,有三分之一美国从内地进口的货品难以被其他贸易伙伴货品替代,主要为电子、机电产品,愈与科技相关,取代难度愈高,它们在美国进口的市占非常高,即使关税大幅上升,需求仍相当固定。不过仍有不少依靠价格优势的产品,未来需要出口到其他市场或转为内销,虽然内地有「以旧换新」等消费刺激措施,但不能完全对冲关税影响,因此当局仍需持续加强提振需求的措施。
关税谈判前景仍不确定
关税下调后,高盛将今年内地GDP增长预期由4%上调至4.6%,今明两年实际出口变幅由每年下跌5%上调至大致持平。王立升指出,3月至4月内地外贸出现「抢转口」到东南亚等地,至中美贸易会谈有进展后则更为积极「抢出口」,预期至8月中旬,内地贸易数据将非常强劲,第三季则会受提前出口拖累。若美国维持现时对华关税水平,高盛预期会拖累今年内地GDP增幅减少0.8个百分点,王立升认为关税谈判前景仍有很大不确定,不过经过上次会谈后,双方知道彼此底线并建立常态沟通,擦枪走火的风险有所降低。
今年内地著力加强刺激内需,王立升指出,去年内需只贡献内地GDP增长三成,现时部分商品价格面临通缩压力,餐饮、娱乐等服务消费较疫前仍有产出缺口,反映内需仍然不足,仍在漫长复苏的路上。他预期在7月后内地或上调今年两会时提出的财政预算,包括增加发债额度、刺激措施规模,例如「以旧换新」由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上调至4000亿元至5000亿元,另推出社会纾困政策,针对中低收入群众、出入口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等。高盛预期今年家庭消费按年增长4.8%,王立升称在去年增长5%的高基数下,已是不错增幅,相对而言占内需三分之一的政府消费,即政府商品服务采购、薪酬等,去年受地方政府收入不足影响仅增1%,惟去年10月推出10万亿元化债方案后,已见东南沿海省份政府现金流明显改善,预期今年增速将提高至5%。
房地产萎缩亦是近年拖累内地消费和投资的原因,中央去年以来持续推出降低按息、支持地方政府收购楼房库存等政策。该行预期,内地一二线城市房价会在明年下半年逐步企稳。惟施工仍未能见底,明年和后年房地产投资续会拖累内地GDP,但幅度逐渐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