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战败80年 「忠灵塔」底军刀出土 去年拆上方豪宅后考古检得 专家倡乘时展出铭重光(组图)
发布 : 2025-7-0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港岛宝云山顶的金马伦大厦去年完成拆卸,剩下原日军「忠灵塔」基座。现时基座围封,上面放置重型机器及建筑材料,部分基座向下挖掘,形成一个浅坑。(赖俊杰??o?J??

香港沦陷3年8个月期间,日军在宝云山上建「忠灵塔」纪念阵亡军人。至日军投降仍未竣工的纪念塔,重光后已炸?。(香港历史研究社提供)

浸大历史系教授邝智文称,日军二战时邀日本刀匠来港铸刀,其中一把藏「忠灵塔」下,当时报章报道军刀为「忠灵塔御镇物」。(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香港空间史研究计划提供)

【明报专讯】今年是二战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香港沦陷3年8个月期间,日军于港岛宝云山兴建纪念阵亡兵士的「忠灵塔」,塔底埋下的军刀逾80年后出土。古物古迹办事处证实,战后于「忠灵塔」原址兴建的豪宅金马伦大厦,去年拆卸后曾考古监察,于基座中发现金属军刀、石碑及木器残件,持牌考古人员稍后会向古迹办提交报告,评估器物状?才决定军刀等是否向公众展示。至于在日占时期兴建的「忠灵塔」,由于仅馀基座,并不完整,古迹办已将基座列为「具考古研究价值的地点」。
明报记者 马耀森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在港铸造了多把军刀,其中一把埋藏兴建中的「忠灵塔」基座(见另稿)。重光后政府于1947年2月26日下午爆破炸?日军「忠灵塔」,以花岗岩兴建的地基获保留,日本军刀则未见踪影。由于原址于1951年已建成金马伦大厦,基座无法考古挖掘,日本刀一直下落不明。
金马伦大厦由马来西亚「锡矿大王」陆佑家族持有逾70年,所在屋地于2023年获财团以50亿元购入,去年展开拆卸。屋宇署去年5月批出马己仙峡道30至38号的新建楼宇图则,该屋地获批兴建4幢2至3层高各连一层地下低层住宅,可建楼面约4.9万平方尺。记者上周三到上址,发现地盘围封,「忠灵塔」基座仍在,顶部放置重型机器及建筑材料,部分基座向下挖掘,形成一个浅坑。
屋署准建住宅 古迹办令考古监察
古迹办称,自2023年已透过屋宇署就基座上的发展项目提供意见,包括要求项目倡议人须就工程进行考古影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建议缓解措施供古迹办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并须实施至古迹办满意。发言人称,工程项目倡议人已提交考古影响评估报告,建议须在施工期间由持牌考古人员进行考古监察,若发现任何考古遗存,持牌考古人员须即时向古迹办通报及跟进。评估报告已获古迹办接纳,项目倡议人委聘的考古人员亦已于今年年初获签发考古牌照进行相关考古监察工作。
古迹办续称,施工期间,考古监察发现金属军刀、石碑及木器物的残件。持牌考古人员现正进行相关的考古及研究工作,完成报告后会提交古迹办审核,报告获接纳后,古迹办会将报告上载到古迹办网页、将出土器物修复整理、记录及纳入古迹办的中央考古收藏室,若有需要,会将器物的照片上载到古迹办网页内的「香港考古资料系统」,供公众参阅。至于器物的展示,则须待完成考古及研究工作、器物修复后,并评估器物状?,才决定展示时间和地点。
古迹办:研究复修后评估展示
古迹办称,「忠灵塔」于日占时期兴建,1945年日军投降时仍未竣工,其后炸?,仅馀基座。由于主体建筑已?,从文物保育角度而言,基座已不完整。此外,1949至1951年间,原址上兴建了金马伦大厦,工程对基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动,影响其原真性。因此,基座未被列入「有待评级的新项目」,但鉴于相信基座内可能仍埋藏日占期间的物件,古迹办遂将台基列为「具考古研究价值的地点」。
基座列「具考古价值」 研究者倡评级
香港历史研究社理事长李泽恩认为,日占时期日军在本港留下的文物不多,当中「忠灵塔」已被炸?,剩下的基座应被保留及进行历史评级,而由于基座以上的建筑已拆卸,政府应趁此机会介入,要求发展商考古,如发现日本军刀或其他文物,可以趁今年是二战日本战败80周年安排于专题展览展出,让公众认识这段历史。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