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周一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向传媒展示总统特朗普致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关税通知信。 (路透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公布发给首批14个贸易伙伴领袖的「对等关税」通知信,涵盖日本、韩国和多个被指控为中国企业「洗产地」的东南亚国家。其中最早公布的是给予日、韩的两封,税率皆为25%,对比4月首次公布时日本多了1个百分点,韩国则不变。特朗普在信中警告日韩不得报复,否则会在25%的基础上「等价奉还」,但他同时保留谈判空间,且同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就「对等关税」生效日期由今天(9日)延至8月1日。中国外交部昨未正面回应特朗普的关税信,重申中方立场是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搞保护主义损害各方利益。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布有关信件,在首批14个贸易伙伴中有10个来自亚洲,其中6个更是跟北京关系友好的东盟成员国——依税率由低至高为马来西亚(25%)、印尼(32%)、泰国(36%)、柬埔寨(36%)、老挝(40%)和缅甸(40%)。对比4月初次公布「对等关税」时,大马这次略加1个百分点,印、泰皆不变,柬、老、缅则比之前下跌,尤其是柬埔寨明显远低于3个月前。
东盟外长会拟关切单边关税
跟上周与美达成协议的越南相比,新税率都高于越南本国对美出口税率(20%),但泰、柬、老、缅跟越南对美转运税率(40%)基本持平。
适逢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昨起出访吉隆坡出席一系列东盟主导的外长会议,外界更为关注华府如何看待东南亚各国。法新社取得东盟外长会议的联合声明草议文本,提及对全球贸易紧张升温和国际经济局势不确定性增加表达关切,「特别是涉及关税的单边行动」。
卫报:特朗普借力打击中国
早在「对等关税」4月初登场时,东南亚多国的极高税率已被认为是美方寻求打击其眼中的中企「洗产地」问题。中共总书记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月国事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数度撰文和发言反驳美方关税战行径。
《卫报》指有分析质疑特朗普最新举动实际上可能试图透过针对那些从中国获得大量投资的国家,打击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兼美方战略竞争者。去年东南亚GDP占全球7.2%,区内数国是纺织品和鞋类等商品的主要制造中心,因此关税影响将相当严重。
与此同时,身为美国印太关键盟友的日本和韩国成为首两个被特朗普公开「关税信」的国家,尤其惹来注目。特朗普发给日韩领袖的信函内容几乎一样,强调「25%的税率远不足以消除我们与贵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又警告日韩不要报复,「无论基于何种原因,若你决定提高税率,那么你所提高的任何幅度,都将加到我们收取的25%税率之上」,但也语带保留指税率可能会「根据美国与贵国的关系而上修或下调」。
跟日韩的经贸谈判进展显然慢于美方预期,部分原因是日韩处于国内选举周期,韩国上月才诞生新总统,日本本月20日将举行牵动现石破茂政权去留的参议院选举。与此同时,日韩视为重要产业的汽车、钢及电子产品等正面对美方高额关税威胁,令两国政府一直犹豫是否向特朗普作出太大让步。
日本首相石破茂昨天对于美国上调税率表示「非常遗憾」,指出经过多轮谈判仍未达共识,是因为政府避免轻易妥协,但会持续与美协商,「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力求达成对日美双方都有利的协议」。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则表示,由于新政府成立不久,未有足够时间就所有议题与美达成共识,认为美方如今实际上暂缓徵关税,韩方「将在剩馀时间内加快谈判进程,力争达成互利共赢的谈判成果」。(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