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势习俗 顺德爆基孔疫有因(组图)

发布 : 2025-8-1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在「疫源」顺德乐从镇腾冲村,河道密布,居民自建屋错乱拥挤,民众喜植花草树木,蚊患难以根除。记者走访时,街道拉起防疫标语。(明报记者摄)





广东今夏罕见爆发基孔肯雅热(CHIK)疫情,省疾控局昨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全省上周(3日至9日)新增报告1387宗本地病例。爆疫至今,广东累计录得逾9000宗个案。疫情为何在广东佛山爆发?本报记者近日在此轮疫情「疫源」兼「重灾区」的佛山顺德区走访多日,与居民、防疫人员、物业管理者交流,发现在病毒流行大环境、气候问题之外,顺德爆疫亦有本地自然环境、城镇建设、卫生问题、生活习惯等重要因素。

明报记者

在佛山指导CHIK疫情防控的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近日透过央视解读顺德爆疫的外围因素,指出已有119个国家及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传播情况,以及今年炎热多雨,易令蚊虫滋生。此外,他还提到一项关键信息,即这次顺德首宗确诊病例感染的CHIKV为印度洋流行株,「印度洋型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传播效率特别高,很多因素叠加起来,导致我们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爆发流行」。

官媒报道,「7月8日,一名境外返回人员在顺德被确诊,成为本次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零号病人』」。本报记者日前采访「零号病人」所在的顺德乐从镇腾冲村,当地消息称该名患者从斯里兰卡打工回来。不过,村民也表示早在6月初就有不少人「中招」,出现发烧、皮疹、关节痛等症状,但没人觉得是新病毒感染,都在村口药店买药吃,政府防疫部门也没发现传染病异常情况。

外贸迎关税战 拓市场撞正疫区

「疫源」乐从镇有著名的乐从国际家具城,以及大型的家俬店群落。国际人员来往频繁,增加境外传入风险。顺德家具协会秘书长黄梓麒今年6月曾称,顺德家具产业对美出口乖碢税影响后,当地企业积极开拓中东、非洲、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目前对东南亚、中东出口呈增长态势。非洲、南亚、东南亚近年均爆发CHIK疫情。

国家疾控局长沈洪兵本月初带队到佛山指导CHIK防疫时,专程到乐从镇平步社区、沙滘社区,实地了解工作情况。平步、沙滘、腾冲都在乐从国际家具城周边,也是疫情「重灾村」。沈洪兵要求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强化防控,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风险点位消毒杀菌,全面铲除病媒生物滋生地,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顺德CHIK疫情扩散,病例较为集中在顺德北部的乐从、北滘、陈村3镇,地方政府在爆疫前的工作也备受诟病。广东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长康敏上周六(9日)在佛山疫情记者会提及,通过多轮强化灭蚊,大部分涉疫村居的蚊媒密度明显降低,幼蚊、成蚊指数符合防控要求达标率从早期不足10%,到近期已持续维持在90%以上,大幅降低社区传播风险。

灭蚊虽不达标 监测却未上榜

其说法意味著疫情前,各村镇蚊媒防控超过九成不达标。然而,据广东疾控中心此前统计数据,5月下半月全省伊蚊密度监测点有44个达到高密度,主要分布在广深各街镇,佛山顺德的乐从、北滘、陈村等地均榜上无名。这些情况引发外界关注「是未纳入监测,还是地方数据造假?」

珠三角多蚊患,不过官民更为熟悉的蚊媒疾病是登革热,每年6月至11月是流行期。近期发表在《中国热带医学》的研究〈中国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和病原生物学研究进展〉提到,登革热与CHIK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和临?特徵,主要传播媒介都是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常见共同流行,因此对登革热与CHIK采取相同防控措施,同步监测意义重大。

因此,登革热疫情数据对观察CHIK流行也有价值。珠三角去年曾小规模爆发登革热,记者整理广东疾控中心去年9月至去年底各市监测周报数据,发现本土确诊登革热个案最多的城市依次是佛山(4227宗)、广州(3392宗)、深圳(1641宗)、中山(801宗),以及江门(646宗)。

嗜园艺易滋蚊 民居少装纱窗

这5个城市人口密度深圳第一,每平方公里8889人;佛山、广州、中山较接近,均约每平方公里2500人;江门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仅约500人。对比显示,佛山蚊媒疾病防控较差。疾控人员提到,爆发登革热与南方民众喜欢在家种花草、养水生植物,市区公园的假山水池较多有关。「移民城市」深圳虽然人口密度最高,但城市建设、民众生活习惯与其他珠三角城市有很大不同,故个案较少。

本报记者走访顺德乐从、北滘、陈村亦发现,居民都习惯在自建房前后种盆栽。值得一提的是,陈村花卉产业远近闻名,有「中国花卉第一镇」之称。当地民宅安装纱窗纱门的不多,因南方夏季湿热,纱窗有碍通风,且易发霉生锈。此外,珠三角城镇民众在夏天习惯短袖短裤,一旦有携带CHIKV的蚊媒出现,容易叮咬引起传播。

康敏在记者会呼吁,涉疫地区家庭装纱窗,民众出门涂抹驱蚊液,尽量穿长袖衫长裤。康敏说,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首要是持续「翻盆倒罐清积水」,并建议政府重点于老旧社区等全面清理滋生地。

顺德本是农村,改革开放后依靠轻工业和外贸经济迅速发展,但城镇化速度远不及其他城市,呈现「大农村包围小城区」的格局。「村中城」风貌与广深城中村无区别,村屋错乱拥挤,当中混杂商铺与厂房,人车货流密集交织其中,街边积水、堆放垃圾随处可见。

市中心恍城中村 人口密卫生差

在公共基建较落后的城镇,密布的地下渠道向来是蚊虫滋生黑点。与部分顺德市民攀谈时,其中一种意见认为,当地自推动雨污分流改造,部分工程「偷工减料」,令雨水渠平时容易积水,落雨又排水不畅,成为蚊虫乐园。

不过,有水利专家指出,雨污分流改造是为环保,而非建设「海绵城市」。水乡顺德属于珠江三角洲?积平原,地势平坦、较低,加上渠道老化、早年设计不合理,平时有积水、大雨排水不畅「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