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锂箔加工企业 料明年底前小量生产

发布 : 2025-11-0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现时,织锂新能源是借用香港中文大学的实验室以及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实验室,为内地锂电池生产商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试验处理锂箔(即变成「110织构」锂箔)。至于相关锂电池的寿命,则有部分由该公司内部测试,有部分交给香港的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NAMI)进行第三方测试。

织锂新能源有限公司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胡希韬预料,公司的处理技术可以在今年底完全成熟,明年正式商业化。届时可能会将厂房设在大湾区,估计至少需要筹备半年,大约明年10月才能建成一条每年处理1吨锂箔的小型试验性生产线。

他解释,因为公司用来处理锂箔的设备,在市场上并无现成的产品,所以需要自行采购零部件来组装。现时,已开始和一些内地机构商讨融资事宜。若营运和融资顺利,到2028年会将生产线扩大至每年处理10吨锂箔;2030年再大增至每年处理100吨锂箔。

拟当独立第三方 不在上下游站队

胡希韬又表示,公司的定位为「锂箔加工企业」,将锂矿企业生产的锂箔加工处理之后,再卖给锂电池生产商。至于商业模式,则有三种可能。最理想的,是公司作为独立第三方,可以自由和任何锂矿企业(上游)以及锂电池生产商(下游)合作。

但如果不能以独立第三方的形式经营,一定要「站队」的话,会较为倾向在上游站队。即是和某家锂矿企业独家合作,但同时和不同的锂电池生产商合作。至于在下游站队,即是和某个锂电池生产商独家合作,则是最后的选择。

他估计,公司开始商业化量产之后的最初两年是关键期。过了这两年,就大致尘埃落定,就能确定公司能否以独立第三方的形式经营,抑或一定要在上游端或下游端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