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山:籍贯是什么?(图)

发布 : 2025-11-2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常言「返乡下」,乡下指家乡,也是传统所指的家族来源地,或涉及家族历史,称「籍贯」。

追古之源

「籍贯」指父系包括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原居地,以及登记文件上的身分来源地。籍贯在古代是很重要的个人资料,除了透过人的籍贯能辨出身分,朝廷会按已登记的籍贯资料赋税(即徵收税项)、徭役(即义务的劳动工作)等。

造籍辨忠良

籍贯除了是身分证明,古代人更会以籍贯来辨人的忠奸,《魏书》指「遥以诸胡先无籍贯,奸良莫辨,悉令造籍」,意思是胡人(指外族)没有登记籍贯,因而不知道他们是忠是奸,于是命令他们登记身分,重新造籍。

董永籍贯之争

在孝顺人物故事的经典《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故事主人翁是孝子董永,将自己卖掉换钱以安葬父亲,后世视他为行孝典范的好孩子,不少地方争认他的籍贯。不过,董永的记载多属传说,关于其籍贯各有所指,例如《搜神记》写他祖籍为千乘县,位处现在的山东省,由于千乘县已不存在,山东省多县都争认是董永的籍贯地;还有《董永变文》中又提及,现在的湖北省才是董永「老家」;《织锦记》又提今之江苏省才是……直到今天,多地多县都声称是董永的家乡。

填籍贯认家乡

现在有部分学校仍要求学生在手册上填写籍贯。2025年7月9日,有立法员议员认为「籍贯」是认识自己家乡的重要资讯,希望教育局要中小学、幼稚园学生手册中必须设立籍贯一栏。教育局长蔡若莲回应提及「充分肯定籍贯教育」,但不会强制划一,其中一个原因是她认为这涉及个人资料。

籍贯助寻根

香港不少人的籍贯来自广东省,例如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潮汕地区如汕头、潮州、揭阳等,有些长辈也会自称例如「我是潮州人、我来自潮洲」等。为什么同学要知道自己的籍贯?中华传统重视「慎终追远」、「追本寻源」,籍贯是先祖的根源,也是认识家族历史,以至个人背景的来源。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中华小学堂 第0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