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倡集金融法律人才 ??u动IP产业 称港有完善法例 惟缺市场人才专责组织(组图)
发布 : 2025-4-2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邓希炜表示,本港发展IP产业存有不同缺口,包括本地市场规模不足、没有专责组织从融资及法律等层面??u动产业,倡设知识产权谘询委员会,汇集文创、金融及法律等界别人才一同出谋献策。(李绍昌??o?J??

对于《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提到人才短缺是本港文艺创意产业发展的一项挑战,本港上市IP管理公司羚邦集团创办人赵小燕认为,本港一直欠缺管理及经营IP等后期工作的人才,倡各大专院校在相关课程加入IP管理科目。(黄志东??o?J??
【明报专讯】港产大熊猫龙凤胎横空出世带动大熊猫经济、本土创作人气角色Labubu全球爆红,加上政府近年积极提出政策扶持,令本地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再度受到注目。业界及学者认为,本港拥有完善法例,但发展IP产业仍存有不同缺口,除本地市场规模不足、欠缺管理IP人才,更没有专责组织从融资及法律等层面??u动产业;学者倡议设IP谘询委员会,汇集文创、金融及法律等界别人才一同出谋献策。文体旅局回覆本报称,文创产业发展?x??积极加强对业界产业化发展的支援,强调政府锐意与各界合作,扩大文创IP经济收益,带勾x??游及零售等相关行业。
文体旅局:积极支援产业化 ??u动跨界别跨文化项目
观乎海外成熟市场,IP产业对经济贡献巨大。据国际授权业协会《2024全球授权市场报告》,前年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3565亿美元(近2.8万亿港元),按年增4.6%,当中美国达1995亿美元(近1.6万亿港元),续居榜首;中国137.7亿美元(1074亿港元),跃居全球第四大授权市场。若按IP类别,全球娱乐及角色业务销售额达1476亿美元(1.15万亿港元),按年升6.9%。
本港IP产业仍处发展阶段,去年《施政报告》提到本港IP密集型行业分别占GDP及全港总就业人数约三成,表明会扩大文创产业IP交易生态圈;《财政预算案》早前提出未来5年??u进逾30个文化IP项目;《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则为香港文创产业订立4个发屾x??向,但亦指本港??u动产业化发展面对人才短缺等问题,与日本及韩国等以文创产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相比,香港仍须努力。
倡银行接受无形资产抵押
曾撰写研究报告探讨香港IP潜力的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邓希炜认为,本港优势在于实行《普通法》及良好营商环境,但他认为政府低估IP生态圈的复杂性,形容香港多年来对市场经济有一种迷思「市场会自己搞掂」,但很多时某范畴未能经济转型,原因是背后无人??u动;邓建议政府成立IP谘询委员会,成员包括文创产业界、金融界及法律界,其中金融界肩负处理投资及为IP产品定价;法律界处理合约问题,「将呢批人拉埋先有可能??u动到整个生态圈」。
邓希炜续称,本港金融业拥多方面专家及成熟的监管机制,认为由金融界担任委员会主席去??u动IP产业化更易成事,建议银行设立专责部门,承认IP价值及可用无形资产作融资抵押。他忆述曾有本地IP品牌创办人曾因未能找到投资者,加上该品牌初期无市场价值,银行未能估价而拒绝借贷,导致该创办人需卖楼筹备资金。
业界:IP应「生活化」 须冲出香港攻其他市场
市场方面,本港上市IP管理公司羚邦集团创办人赵小燕认为,「靠香港一个地域走唔远」,尤其若本地经济未能支持时,本港要发展IP有一定难度,故须打入其他市场;她又提到经营IP必须做到「生活化」,举例当初引入《Thomas & Friends》时,香港无人会将卡通片打造成主题餐厅,其公司于2008年将屯门黄金海岸酒店布置为《Thomas & Friends》主题,「由一起?吃早餐,到睡觉穿的睡衣都是你的品牌,那你就可以走得远」。
文体旅局称文创产业发展?x??积极加强对文创业界产业化发展的支援,??u勾x??化IP创造者和生产者跨界别、跨文化艺术领域的文化IP项目,协助文创机构拓展市场和商业化机会;贸发局优化「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文创产业化和提升文化IP传播力,强调政府会??u勾x??多香港和海内外文创产品加入平台,助业界开拓商机;政府一直支持业界、机构或企业与各地知名文化IP拥有者合作,带动周边经济;若相关项目涉大型活动,政府会积极协调。
明报记者 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