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报专讯】金管局本月3日公布入市承接60亿美元沽盘,并向市场注资465.39亿港元,为自2020年4月以来首次,亦为彭博数据2004年有纪录以来单日最高注资额。金管局解释是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推升港元汇价。据彭博报道,本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的派息高峰提前于今年第二季出现。这与往年集中在第三季度不同,今年上半年的派息大增,相信是推升港汇近日触及7.75强方保证的原因之一。
与去年集中第三季有别
据彭博对企业年报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今年计划第二季度的分红总金额361亿美元,为彭博有数据以来的同期最高。而第三季度计划的派息总额降至229亿美元,即使考虑约86亿美元还未确定时点的金额,第三季度的分红金额也较往年按年大幅下降。
报道又指出,去年年中以来,宣派中期息的中资明显增多。根据彭博梳理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中资分红总额分别约170亿和176亿美元,均创出当季纪录高位,主要由中期分红构成。通常这些企业会于第三季度公布中期息计划。
当中,部分发放中期分红的公司减少末期息,其中银行股是将末期息分拆为两次派息的主要中资股。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共有8家银行宣布了中期息,总额接近104亿美元,这些银行今年宣布的末期息总额则为105亿美元,合计与2023年度约210亿美元的年度分红总额接近。
报道引述巴克莱银行驻新加坡的外汇策略师张蒙指出,第一季度的中期分红提前释放了后期需求,令今年6至8月的分红量可能少于前些年份,对于汇率的压力也会相应降低。这不但意味著年中人民币因分红购汇的贬值压力会下降,港元面临的升值压力也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