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筛藻像圆形的曲奇饼,是常见的硅藻类。

叉状角藻是一种会迅速移动的甲藻。

海鞘的幼体像蝌蚪,尾部的脊索会在成年后消失。

多毛类虫幼体十分有趣,除了很长的刺毛会移动外,像车轮的纤毛也会不停转。

端足类的外貌有点像虾,但有十分发达的两对触角。

桡足类的妈妈会带?卵团到处去。
【明报专讯】维多利亚港近年的水质改善,渡海泳亦恢复由尖沙嘴码头作起点。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团队在2024年发表报告指出,维港有35种珊瑚生机重现,相信不止是海庾x??珊瑚生长,海中也起了变化,特别是肉眼不能见的微细生物。其实只需要一个微生物网将海中的浮游生物收集,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就能拍摄记录它们。
浮游植物:吸碳能手
香港科技大学在2024年出版《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电子书,详细介绍不同物种,如硅藻和甲藻。根据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数十年来的纪录和鉴定,香港有超过800种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浮游植物虽然细小,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比陆地树木少,因为这些生物的数量极为庞大,而且繁殖速度很快,效率极高,是海洋生态食物网的基础。
像外星生物的浮游动物幼体
至于浮游动物,虽然它们有移动能力,但面对海流和潮汐,它们往往是随水漂流。浮游动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海洋生物的幼体,它们可以跟成体的外貌截然不同,例如海鞘的幼体,是具有脊索、像蝌蚪的生物,藉摆动尾索来游动,当然要遇见它们也不易,因为浮游幼体只占整个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不会多过几天。有些幼体即使像成体,但习性与成体完全不同,例如成体生活在海?沙泥底的多毛类虫(沙蚕),除了幼体会摆动身体外,也会转动像车轮一样的纤毛。固?生活的藤壶或者躲藏在石隙或沙中的虾蟹,幼体都与成体有颇大分别,用黑色背景来拍??o?J??感觉像太空的外星生物。
「超能力」成体
另一类是成体都大不过1毫米,数量和物种多样性高,像虾蟹等节肢动物,当然比虾蟹细小很多的端足类和桡足类。端足类有点像虾,超过5对脚于腹部,头部有两对触角,有一对细小的复眼,在高倍数显微镜下也清晰可见。桡足类的多样性更高,外貌也更为奇特:有很发达的一对触角,身体中央近顶?x??一个大眼点,尾部很长又有不同的开叉。最厉害是有些个体会带?跟躯体大小相若的卵团,有两团置于尾部两侧,这样大的负担仍能快速游走,实在不要小看桡足类的能力。
文、图:啬色园主办可观中心、可铭学校
(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常识天下 第3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