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男童前日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电影院看著《南京照相馆》海报。该部电影讲述抗战期间日军在南京大屠杀,其票房在暑期档保持领先,也引发热烈讨论。(新华社)
【明报专讯】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内地近期推出多部抗战题材的爱国电影,惨烈、血腥情节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热烈讨论,当中出现「不要仇恨教育」、「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等与主旋律「不和谐」的论调。新浪微博出手整顿,前晚公告对多名「阴阳怪气」攻击嘲讽爱国题材电影的用户禁言。
内地近日公映的抗战题材的爱国电影,以《南京照相馆》最多讨论,上映12天票房破17亿元人民币。电影以一家照相馆的视角,记录日军暴行,他们一边举行「杀人比赛」,一边又强迫百姓拍亲善合影,制造虚假的和平假象,让不少观众泪洒影院。有观众说看这片「哭得缺氧」,有人说一包纸巾都不够擦眼泪,网络热传短片显示一名男孩随父母看完不停哭著说:「把那些中国人还回来!」
胡锡进昨发帖称,前晚看了《南京照相馆》,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看得很难过,「电影的结尾判了那些日军战犯死刑,并对他们执行枪决,那是对观众的安慰」。
不过内地社交平台亦出现部分质疑的帖子、短片,称影片搞「仇恨教育」,让孩子「困在民族主义的狭隘和封闭中」,「扭曲价值观」等论调。微博帐号「鸦王说」的北京博主表示,「看电影图个快乐,压抑的电影谁愿意看」,又称有女博主看过电影后发了个「血海深仇」的动态,这让他感到很警惕。
包括《南京照相馆》导演在内的团队,亦都遭遇网上恶意攻击。《环球时报》指出,此类网暴乱象是以艺术讨论为名歪曲历史、制造历史虚无主义,而且因为电影核心题材是南京大屠杀,有关网暴的性质更恶劣。《北京日报》也批评,有人借助流量平台的推送机制,在极短时间内形成集中围攻、舆情操纵,质疑不排除是充当境外势力的认知战打手,「这就是在洗白侵略者、混淆历史因果,其心可诛」。
微博官方帐号公告,经平台核实,「今夕Plus」、「心有善念途中便有天使」、「郝国中杂谈」、「黎明评论」等多个用户「搬运阴阳怪气的同质化有害言论」攻击嘲讽爱国题材电影,均已处于禁言状态;公告提醒网民「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