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强调伟大卫国战争 中主张「十四年抗战」
发布 : 2025-8-2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在西方主导的二战叙事上,常见强调美国和英国在战胜纳粹德国以至军国主义日本的角色,更倾向聚焦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至1945年(日本投降)之间的6年,许多欧洲西线(像诺曼底登陆等)和日美太平洋战争(像硫磺岛战役等)的战役或大事,往往要比欧洲东线(像莫斯科保卫战)和中国抗日(像淞沪会战等)死伤更枕藉的事件更为全球所认识。
专研集体记忆的美国心理学者罗迪格(Henry Rodiger)2019年与团队发表论文,透过问卷访问来自10个二战参战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和日本)以大专院校学生为主的民众,发现大部分国家都多数认为美国是令战争结束的主要力量,只有俄罗斯受访者个别认同苏联对胜利贡献最大。这点跟战时以至战后初期的观感有很大变化,像美国总统小罗斯福战时将美、英、苏、中并列为「四警察」,反映重视苏联和中国的战场角色,而战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以此为基础(添上战时有戴高乐领导流亡政府的法国)。这也是为何俄罗斯和中国近年都有尝试挑战带有一定偏见的西方主导历史视角,例如莫斯科盼其「伟大卫国战争」价值更受重视,北京则提倡「十四年抗战」史观,提醒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已展开「局部抗战」,而非只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全面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