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拟推预制菜国标 食店使用须披露(组图)

发布 : 2025-9-1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家近年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激发预制菜销售极为旺盛。目前每年各地有预制菜展销、博览会举办。图为上月举行的上海国际预制菜产业展览会,吸引众多人参观。(网上图片)



预制菜已经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内地不少超市也有出售。(网上图片)


【明报专讯】内地企业家罗永浩大战连锁食店西贝的预制菜风波,引发公众讨论餐企经营手法,以及预制菜的安全标准问题。内地传媒昨披露,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下称「国标」)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徵求意见。据称,有关「国标」将把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纳入信息披露范畴。业界认为将推高多达3成生产成本。

预制菜广泛存在于内地各大连锁品牌餐饮企业,特别是商场食肆多有使用,但有关预制菜的国家标准、管理法例尚未出台。据「第一财经」引述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该「国标」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储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并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与现行的地方标准相比,国家标准条款更聚焦「食品安全底线」,为监管执法提供依据。

调研:四分一消费者不放心预制菜

中央政法委旗下《法治日报》年初提及,国家卫健委已将预制菜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组建专项工作组,推进标准制定工作。当前「何为预制菜」的争议,也将一锤定音。连番炮轰西贝使用预制菜不透明的罗永浩昨日发微博称:「太好了,万众期待!」他重申自己不反对预制菜,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艾媒调研数据显示,近四分一的消费者表示对预制菜「不放心」,超过七成消费者在点餐时,希望清楚知道食材是现做还是预制。

2025产业市场达6000亿规模

禁防腐剂升级冷链推高成本

内地预制菜行业在2019年前后快速发展,并于2023年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估计,预制菜「国标」在规管方面,预计还会加强「防腐剂禁令」、「冷链升级」的要求,这两项要求估计会推高15%至30%成本。该人士表示,中小工厂若无法承担改造费用,或将在「国标」生效后两年内被并购或退出,而龙头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2024年3月,市监总局、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提到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预先处理的食品原料不等同于预制菜。

有关规定尽管只是政府文件,但被西贝依据强调旗下分店「没有一道预制菜」。普通消费者则认为,不是门店厨房现做的就是预制,近年全国各地涌现的预制菜企业、预制菜展会,也把「预处理食材」纳入预制菜范畴。

「预处理食材」亦列预制菜展会

目前,中国只有部分地方或民间团体发布预制菜标准。例如预制菜产值第一大省广东,已出台8项省级地方标准,其中要求在产品名称上必须标示「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