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中国:从月壤开始认识月球(组图)

发布 : 2025-9-1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中是从月球背面采到的月壤,跟世博中国馆展出的月壤相同。



钱煜奇


【明报专讯】在大阪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中,中国馆展出广受注目的「月壤」,是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及六号从月球正面及背面采回的月球土壤样本,属全球首次同时展出,价值珍贵。

小分量已够学术研究

月壤非常珍贵,即使用于大学的科学研究,也需申请,并只能得到非常小量,香港大学地球科学及太空研究实验室研究助理教授钱煜奇博士(图),为研究用途申请到月球正、背面的土壤,分量以「毫克」(即比1克还微小的单位)计,他说:「在世博中展示的土壤分量比研究多,但用于研究,微小的分量已足够。」

月球两面有别 月壤具研究价值

钱博士指出,月壤具有不同方面的价值,尤其月球正面及背面的月壤成分有别,至于造成差异的原因,需待科学家分析两区域的月壤考究,因此样本极具科学研究价值,除了解正、背面的分别,还能知道月球的内部构造、火山活动原因等,这都是钱博士的主要研究范围。他说:「(研究及分析月壤)可以让人们知道月球的过去与未来。」除了科学价值,月壤也有「利用价值」,其成分能为人类所利用,钱博士指出,现时中国的研究发展中,有团队集中研究当中的利用价值。

■中国新发展

月壤的「利用价值」

·造砖起屋

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于2024年参考月壤的成分,例如岩石、矿物等,于地球找来相同成分的物质,制作模拟「月壤砖」,并送往太空「实测」它的导热能力、坚固度及抵挡辐射的能力,第一块月壤砖预计2025年底返回地球。一旦通过测试,将来便可在月球直接用月壤建造研究基地,让太空人逗留。钱博士说:「月球表面的温差大,月壤砖不导热的特质可让太空人逗留在以月壤砖所建的建筑物内,也不会受温差问题影响。」现正等待数年后的测试成果。

·可产水

钱博士表示,如果月球有足够资源让人类「就地取材」,将会大大降低太空研究的成本,「这样就不用(将资源)从地球运上月球,直接利用就可以了」。所以中国不少科研团队分析月壤成分,希望从中获取可利用的物质。2024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参与的研究指出,月壤含有矿物,当中有极微量的水,亦有氢等物质,若将月壤以高温加热,氢会与矿物内的铁氧化物产生「氧化还原」化学反应,会令月壤熔化、产生大量水蒸气,可累积成水,团队经验证并测试,确认1克的月壤可产生约51至76毫克的水。

文:郑惠霞

图:受访者提供

(地球与太空)

(本网图文均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载互联网。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科学小学堂 第0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