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掌控绿能原材料供应 成外交筹码
发布 : 2025-9-2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环保能源能抛离西方,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关键在原材料供应。综合学者与外媒分析,中国早于30年前趁西方国家收紧环保政策时,大加发展不环保的原材料开采事业,为今日环保能源的原材料供应奠定基础,中国更以此为外交筹码,若加上特朗普重返化石燃料方针,恐怕中美在环保能源界里差距扩大。
趁西方收紧环保法规 奠定基础
柏克莱加州大学高曼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Stephen Lezak于The Conversation撰文,回顾上世纪冷战期间,美苏各自追逐远程导弹、人造卫星等先进科技,今日各国则将重心放在人工智能及新世代能源。他赞赏美国在人工智能已抛离各国,但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则追得愈来愈贴,原因出在政治上。
Stephen Lezak回想,1990年代发达国家收紧国内环保法规,中国却少理工人健康,逐步发展这类对环境有害的生产来做,确保战略资源的供应。去年中国提炼全球逾七成的钴,91%的石墨,并生产92%已处理的稀土元素,这些金属都对发展高科技生产至关重要。中国确保供应后,内地厂商可以低价随时取得关键元素,中央政府亦可以此为政治工具。
他举例称,中国垄断了关键矿物如锂、镍等,并锁定出口国盟友,又不时以其供应链来威胁他国,并禁止出口镓、锗等多种电子产品、光学产品、半导体常用的原料到美国。
《华尔街日报》看法相似,指许多分析员早就认为中国在环保能源界超越美国,特朗普政府重返化石燃料的方针更使差距扩大。该报提到,中国已垄断展开绿色革命所需的原材料,如镍、钴、石墨等,均对制造电池及太阳能板不可或缺。
分析:美重返化石燃料为死路
Stephen Lezak认定美国在先进能源界仍有力一战,例如美国企业正于地热、循环再用电池等其他能源技术方面发展创新方法,问题只出在特朗普政府身上,退出新能源战场,重返化石燃料业,不论在财政上或道德上,均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