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3杰获物理诺奖(组图)

发布 : 2025-10-0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成员约翰松(Goeran Johansson)昨宣布今年物理学奖得主时,以道具说明今年物理学奖突破:把量子物理从微观带入晶片。 (法新社)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周二(7日)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由3名现于美国从事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共享,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及能量量子化」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指出,3人证明「量子世界的奇异特性,亦可在手掌大小的系统中具体呈现」,为量子密码学、量子电脑及量子感测器等新一代量子科技的发展带来契机。来自英法美 加州大学不同校任教

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约117万美元)奖金的是83岁英国学者克拉克(John Clarke)、72岁法国学者德沃雷(Michel Devoret)及1958年出生的美国学者马丁尼斯(John Martinis)。克拉克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德沃雷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并为耶鲁大学荣休教授;马丁尼斯曾参与Alphabet旗下Google量子电脑研发,现亦于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

量子力学主要描述物质及能量在原子或更小尺度下的行为,预言了一些与经典物理截然不同的现象,当中包括著名的「隧穿」现象(Quantum tunnelling)及能量量子化(energy quantization)。

当你把一个球掷向墙壁,理所当然会见到它反弹回来,但在量子力学中,粒子能直接「穿墙」而过,这种「隧穿」现象正是令量子力学广为人知为「离奇、难以直观理解」的典型例子。然而,当涉及大量粒子时,这些量子效应一般会变得微不足道。换言之,微观层面的现象,过往认为并不适用于宏观世界。

超导体电路证「隧穿」现象

能量量子化则指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特定的一些固定值,不能像水龙头水流那样随意调节,亦好比上楼梯,微粒子能量也是一级一级跳跃,而非连续变化。

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3名得主1980年代中期利用超导体制成电子电路,证明隧穿现象及能量量子化可于更大、宏观层面具体呈现,颠覆以往量子效应仅限微观世界的传统观念。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埃里克森(Olle Eriksson)表示:「很高兴见证百年量子力学持续带来新惊喜。量子力学不仅奇妙,更极具应用价值,因为它是所有数码科技的根基。」

克拉克在记者会上表示,得知获奖时感到「极为震惊」,「我从没想过这会成为诺贝尔奖的基础」。他又笑言:「我现在正用手机通话,相信你也是,而手机能普及,背后就有这些研究的贡献。」

(路透社/法新社/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