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热搜:爱心饭派不断 食店暖人自暖(组图)

发布 : 2025-10-1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弘善素食创办人成瑞红(图)因目睹老人捡垃圾桶食物,决定每天提供免费爱心餐,并形成一套公开透明的捐赠及派发系统。(蔡宛均??o?J??



添记隆江猪脚饭老板黄展护派发爱心餐不设门槛,只在意受助者尊严和隐私,有需要者只需说一声「2号餐」便可。(蔡宛均??o?J??



图为排队领取弘善素食爱心餐的人群。其爱心餐只许有失业残疾等证明才可领取,免被滥用。(蔡宛均??o?J??



梁红芳



弘善素食会统计每日和累积受赠的爱心餐份数(右图)和领取情况(左图),并公布在门口公示板和社交媒体上。(蔡宛均??o?J??


【明报专讯】早前深圳一小吃店因免去求职毕业生一顿13元的餐饮被广泛传赞,其实内地不少食店都以自己方式为贫困老弱供应「爱心餐」,例如广州有素食店负责人持续10多年派饭,更形成一套管理体系确保资源不被浪费、不被非议;也有快餐店主以无条件信任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一份支持。不论什么方式,他们都同样只想暖人自暖。

明报记者 蔡宛均

在广州市海珠区,一碗斋菜饭被赋上不一样意义。2013年一天,弘善素食创办人成瑞红目睹有老人翻垃圾桶找食物,决心每天提供免费爱心餐。从最初的「有求必应」到如今的凭证领取、数据公开,他用制度守护善意,只为让爱心餐走得更长远。即使遭受质疑与误解,他依然相信「爱心不会被打败」,在10馀年坚持中收获家庭和睦与内心安定。

斋店广派难荷 建制度免白撞

成瑞红10多岁便从粤北山区到广州找工作,有次饥肠辘辘盯?别人手中的包子时,那位陌生人好心递给他3个包子,「那一瞬间好像被太阳照到一样温暖」,如今他也想把这份暖传递给需要的人。弘善素食最初派饭「来者不拒」,最高纪录一天派近900份,高额开支让餐厅不堪重负的同时,成瑞红发现有人温饱了,但也有人视作理所当然。「与其等善意被消耗,不如建立规范,善心要走得远,还是需要系统化。」

于是弘善逐步将派饭走向制度,爱心餐不再单凭一句「我需要」就能领取,而是要出示低??o?J??内地对低收入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证、残疾证等相关证明,登记领取专用卡后才能一天按时获派两餐;同时实行「代用快餐」制,即每名就餐的食客可选择多付一份饭钱给有需要的人。「后来愈来愈多人知道这件事,有很多爱心人士会捐款,但同时也有人质疑款项去处。」所以弘善安排员工每天仔细登记每一笔捐赠、每一份派送,并在微博公示帐目,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帐目供查 员工自发清铺外

但爱心餐的工作可不止派发和记帐,在弘善负责了8年爱心餐登记派发的员工梁红芳(图)表示,领餐者中时有精神不稳定、难沟通且易生冲突的人,又有很多人会随意丢弃饭盒,如共享单车车篮、其他店铺旁。「若不及时清理这些被乱扔的垃圾,会频繁遭到街坊邻居投诉。」故弘善员工下班后亦会自发于店铺周围清理打扫。

派了10馀年的爱心餐,曾被公众质疑「做秀博流量」,亦被受助者怀疑「为什么平白无故对我好?」成瑞红则坦然:「爱心是不会被质疑打败的。」如果非要寻一个坚持的理由,那便是「做真正的好人是在滋养自己;种善因得善果,我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家庭美满、儿女双全,我很满足」。

与弘善素食的系统管理不同,广州番禺区的添记隆江猪脚饭虽同样有爱心餐,但不对派发对象设门槛,只要进店说一声「2号餐」便可。派了近10年饭,本身是退役军人的添记老板黄展护解释:「不设限制是不想让他们为了一顿饭去证明自己的困难,以保护他们的尊严和隐私。」这份无条件信任虽偶有被滥用,却也成为许多身陷困境者的依靠,即便早前走红网络带来争议与压力,他仍守住这份无条件信任守护求助者的初心。

偶被滥用 猪脚饭店宁多毋少

黄展护2016年开始从事餐饮,「当时看到很多流浪汉翻别人吃剩饭盒,里面甚至有上一个人吐回去的骨头、扔进去的牙签和纸巾,我觉得既不卫生也不忍心」。所以他就把流浪汉带到店里给他们新鲜饭盒吃,但后来人愈来愈多,而且忙时也照顾不上流浪汉,于是就乾脆贴告示,有需要的人叫一份「2号餐」就能免费吃饭。

虽然也遇过穿得比他还光鲜的「2号餐」食客,也有人打包后转卖给别人,但黄展护不以为意:「我宁愿多派一些也不想因此错过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多年来,「2号餐」数量不固定,有时一天几十份,有时一份也没有,黄展护笑称,坚持下来靠的并不是什么大志向,「我觉得给一碗饭很简单,但对那个人来说,也许就是挺下去的力量」。

至于为何叫「2号餐」,黄展护表示最初是写「免费餐」,但?x??人觉得不好意??o?J??后来想到叫A餐B餐,但考虑到老人或失学者不识英文,「当时刚好看到其他城市有人做『1号餐』,我想把这份爱接力下去,所以取名『2号餐』,希望未来也能出现『3号餐』『4号餐』」。同时为打消求助者「不好意思」的心理,他还在告示解释「自己是个退役军人,曾经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

爆红后食客被跟拍 忧侵私隐

近期一个少年吃完「2号餐」后鞠躬致谢的监控画面,被媒体报道而走红网络(见另稿),添记多了许多慕名打卡和想捐款的人,但黄展护都耐心劝退,表明不接受捐款,「希望大家把空间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走红带来流量的同时,爱心被利用、受助者私隐等问题也接踵而至,有人透过网络联系他,声称有困难索钱,但金额较大而令黄展护很难为;此外,「之前有媒体过来拍摄一整天,甚至专门拍到一位来吃『2号餐』的抑郁症女孩。我觉得这样不太好」。

不过,好人好事被宣扬,也让黄展护考虑日后如有机会,希望能和政府或其他商家合作,形成更大规模的善举网络,「但原则不会变:不设限,一定要保护受助者尊严和隐私」。

(湾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