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内蒙古的一处稀土矿场。(资料图片)
【明报专讯】除了稀土出口管制,中国也将于下月对高端锂离子电池、部分人造钻石等采取出口管制。有专家指,这也将是打击美国单边霸凌的又一张王牌。不过,另有专家认为,中美双方的出招都已过火,经贸谈判要取得实质成果的机会更加渺茫。
商务部此前宣布,自11月8日起,对部分锂电池、包括部分人造钻石等关键正负极材料及其制造设备与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昨引述俄经济学家安东尼娜·列瓦申科表示,中国正在利用自己作为人造钻石主要供应国的地位,中国的战略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全球高科技制造业供应链,例如美国电脑晶片的供应链。这是因为人造钻石主要用于半导体的制造。她指出,这些限制措施可能是对美国立法者最近呼吁对向中国出口晶片制造设备实施重大禁令的一项回应措施。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估算,从2020年至2023年中国向美国供应了77%的人造钻石粉末。
对于中方将于下个月对高端锂离子电池采取出口管制,彭博社前天在评论文章中指出,此举可能对美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彭博新能源财经专注于贸易和供应链的分析师马修·黑尔斯(Matthew Hales)表示,虽然这不像中国其他出口管制措施那样影响广泛的行业,但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意味著中方可以施加更大压力,美国企业很快就能感受到。
据彭博最新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电网规模的锂离子电池约占美国进口量的65%。
分析人士称,这类电池在中方最新管制中首当其冲。
新美国安全中心能源、经济与安全项目主任艾米丽·基尔克里斯特(Emily Kilcrease)表示,虽然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受限于能否获取美国先进晶片,但「能源需求也是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制约因素」。
中美在经贸问题上相互出招,新加坡《联合早报》昨引述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奥尔森(Stephen Olson)认为,这凸显中美都自认掌握优势,所以毫不犹豫地展示肌肉;不过,他认为双方都把手中筹码用得太过尽,使博弈变得很危险,「互相反制的动作如果继续叠加,过后就很难各自退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