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市政府官员提交相关多住宅图则。
【明报专讯】万锦市正在考虑一项区域划分的修订案,允许业主在绝大多数的低幢物业加建最多3个住宅单位(ARU)。尽管市府官员指出,此举将创造更多住房选项,但当地居民担心,这将给基建设施带来更大压力,令居住质素恶化。
无论是较早前Markville Mall停车场兴建多幢高层大厦项目及目前的加建单位措施,市政府都没有提出任何增加基建应付人口增长的计划。有居民说,现时一些学校原定只收600学生,现时已超额接收了800多名学生,而区内医院急症室的等候时间已达8至12小时。
居民忧交通挤塞学校迫爆
根据安省规划法,在每块地皮上,业主可加建2套ARU,诸如地库住宅单位等,总计一屋有3套住宅单位。拟议的变更是万锦市住房加速基金(HAF)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将允许在被划分为独立屋、半独立屋和镇屋的地皮上,加建最多3套ARU,总计一屋4套住宅单位。
此外,拟议的变更还必须符合现有的建筑法规、泊车和服务标准。
万锦市居民对拟议的变更看法不一。一些居民谨慎地支持这改变,称其是缓解万锦市住房短缺问题的切实步骤。邓先生表示,飙升的房价已将年轻家庭挤出了市场。「其他城市已引入了相似的措施,诸如温哥华和渥太华,它们发现,更高的密度实际上有助降低服务成本。如果没有新的家庭,社区就将衰亡。」
一些居民强烈反对的原因,是他们担心交通挤塞、停车位短缺和学校过度拥挤等问题。
居民古普塔(Nita Gupta)表示,修订案给社区带来了巨大压力。「诸如供水、污水处理、泊车和垃圾收集等设施的设计,从来不是为了应对这种人口密度。这将改变我们社区的面貌,并导致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更加恶化。」
万锦市的议员在这个问题上似乎也存在分歧。市议会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果市议会否决这附例,可能会危及一笔总额高达5,880万元的联邦拨款,该笔拨款将用于支持一系列的可负担房屋项目。
华裔区域议员李国贤以大麻非刑事化的逻辑表示,很多业主可能已非正式地加建住房单位,但在犹豫是否要申请许可。「这修正案提高了透明度,如果你遵守规则和安全标准,我们不介意,我们只想确保一切都宜居和安全。」
议员促建屋解决住房危机
但华裔市议员杨绮清指,较老旧的住宅区不是为这一人口密度水平而设计的。「这些社区绝大多数是在50年或70年前建造的,增加更多的住房单位可能会使街道、垃圾处理系统和学校不堪重负。允许业主加建两套ARU,已经足够。」
杨补充,不认为ARU是增加住房供应的最有效方式,解决住房危机的正确方法是兴建更多的出租房屋和经济适用房。「当你增加一个单位时,这幢房子的投资价值就会上升。一幢原本售价100万元的住宅,突然就变成了价值更高的投资物业。所以,这非但没有帮助那些真正想买房的人,反而助长更多的房屋倒卖,推高了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