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文凭.卷一乙部:文学作用,不可不察(图)

发布 : 2025-4-2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卷一乙部是整科考试最具挑战、最需要心力的部分。首先是要与时间竞赛,与原文反覆斟酌的时间比黄金还珍贵,更不好说现时金价高企了。笔者试做了这部分,没有漏空任何题目,做完了,很累,但对于能有多少分数,还真的没有底。做这部分,内心确实需要强大的力量,互勉之。

■过去五年考材一览(图表)

■十大提示:

(1) 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条题目,都应视为大路,要通罗马,自然每条必答。同学须对自己有信心,深信答了就有分数。卷一乙部今年的总分是80,多于上年的70,但与前几年相同,每一分实际占多于1%。又深了?很难说,因为题型、问法、评分宽紧都有影响,最重要是分分计较,理性处理。

(2) 只顾操卷,不是最佳办法。语文、文学、历史,常常是三科一体,相关概念不可不察。例如,文学是什么?有什么功用?不同的文体(小说、散文、诗、新诗)各有什么特点?不同时代有什么历史名人?你对他们有什么评价?同学平日须留心观察,细心思考。

(3) 划分结构,重视呼应。最近几年的划分结构题(蒲按:以前我称之为「?段乐」),已改为选择题,难度大减。同学不妨按所供选项,瞻前顾后,以最短时间,得出最适合的答案。如第一篇〈我们都曾以为自己会是小说的主人公〉第三段的结尾是「只去考虑具体的生活」,第四段的开头是「生活的具体是个陷阱」,然则第三、四段明显是「孖宝兄弟」,不可分割。

(4) 选择题,逐步收窄范围。选择题看似容易,难在几个答案都非常接近。最好的办?x??先肯定必然正确的,再依此??u敲。举例:

以下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项中选2项)

「洼坑里隔夜的雨水,像一段委屈的心事,泪汪汪闷坏了,阴?脸,映?来人,踩?了它,就回溅你一脚的怨意。」

(1) 比拟 (2) 比喻 (3) 夸张 (4)借代

模拟临场思考:怎么办?夸张与否,实在见仁见智;比拟与比喻又类近,借代又有点疑似。冷静,从头想起。「洼坑里隔夜的雨水,像一段委屈的心事」,出现喻词「像」,肯定是比喻,故(2)必选(即答案A或C)。剩下来,什么是比拟?是比喻中有拟人或拟物成分,?x??的关键词是「怨意」(拟人)。好明显,答案是(1)和(2),夸张不可以吗?不管了,即使有理,亦不能??u倒(1)(2)。我已九成对,下一题吧。

(5) 不可忽视语文基础。今年考问对比手法,对比手?x??指把两种正、反相对的事物并列在一起,加以对照。第一篇作者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总会在某特定时刻觉悟,对比在现实世界中习惯逃避现实、自我欺骗的人们,说明小说敢于自我怀疑、叩问生活、思考生命、撼动人生,反映文学对反思自我的重要。其他围绕基础能力的考问,尚包括四种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对比与衬托的分别、借代与借喻的分别、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分别,以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同学不妨做定准备。

(6) 议论手法不可忽略。第一篇实际上以不同的论说手法说明小说(文学)的作用和价值,没有详问议论手法,惟温习时不可忽略,例如议论文的「论点」是指要「证明什么」,「论据」是指「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指「如何证明」。论证能展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论据能合理地证明论点。常见的论证手法包括举例论证(例证法),一般包括语例、事例、史例、设例,统称例子类型,是有点烦,但没办法,概念一定要清晰(可详参拙著《高中阅读应试心法》)。

(7)想想修辞与写作手法定义,再套入考材。今年,术语包括借喻、暗喻、比拟、比喻、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用典、象徵、对比、节奏、破立兼备、以小见大、夹叙夹议、旁徵博引等。同学一旦不知如何作答,可回顾定义,再将之套入文章,或会豁然开朗。又例如第二篇〈比正路还长的巷子〉有题目要求以二字词形容节奏,我们一般会想到的是什么?明快?轻快?舒徐?急促?大抵离不开这些。错了?也是没办法的事!

(8) 掌握象徵手法。散文作品,多用象徵(可归入意象一类)。综合过去试题,考材与题型基本上分为两种:记叙+描写+抒情/哲理,以及论说。但凡文学味浓的散文,多大量运用象徵。什么是象徵?当说明一些事理时,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用一些具体的事物来暗示出这事理,这种「以实示虚」的修辞方法就叫象徵。由此得知,多用象徵,则必然出现「虚实交错」。例如第二篇以巷子象徵人生,走过巷子意指走过人生路。如「台北城郊的巷子,绕?山迤逦,一节一节往上绕,荒芜的野草和藤蔓夹缠?小公寓和平房,其间猫和老鼠出没不定,野狗趴在路中央挡住来人」,象徵人生有时是曲折难行的。

(9) 旁及有何作用。明白各种手法的定义后,同学不妨同时想想运用该手法可达至的作用/效果。如象徵可使抽象的意念具体化,变得生动,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学效果,令读者有咀嚼馀味。夸饰呢?可以鲜明地突出想要表达或描述的部分,加强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等。

(10) 理性分配时间。长问题一般占3分或以上,同学面对这类题目,千万不要直接抄写大量文本的内容作填塞,反之,务必以自己的文字总结和归纳,才能得分。此外,同学宜以分数的占比分配时间,以此卷90分钟为例,卷一甲部指定篇章大概是用27分钟(占分24/80),乙部白话大约是46分钟(占分41/80)、古文是17分钟(占分15/80)。仅供参考,当然,阅读卷90分钟,与时间竞赛,最好不去洗手间。最后,祝已考的同学顺利夺取佳绩,未考的同学文思饱满,准备充足。

■文:蒲苇 - 资深中文科教师

(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星笈中文 第1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