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初创SiFly新款无人机 声称性能超越大疆产品
发布 : 2025-5-1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正当美国特朗普政府大力要求制造业回归美国时,美国加州矽谷的无人机初创企业SiFly突然在5月1日发表两款无人机产品,声称不论是航程、飞行时间、载重量和静音程度,都可以「吊打」大疆创新(DJI)等内地竞争对手的产品;而且其在美国制造的成本,也足以和中国内地制造竞争。
Q12连续飞3小时比大疆产品长3倍
SiFly发表的两款无人机,分别称为Q12和Q250。其中,Q12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2公斤,载重量约4.5公斤,最大航程约145公里,最高时速约88.5公里。Q12在盘旋状态的滞空时间达两小时;若是直线飞行状态,更可长达3小时,比起内地无人机龙头企业大疆创新相近级别产品的42至55分钟多出2至3倍。而其4.5公斤的载重量,亦比一般同级小型4轴无人机高出1倍。
此外,Q12透过5G技术来遥控,号称传输距离超过传统的小型4轴无人机。而透过创新静音发动机技术,Q12在100米外的飞行噪音,几乎是人类耳朵无法听到。Q12预定将于今年底开始交付,用途包括搜救、边界巡逻、地图测绘、农业、建筑、矿业、环境监察,以及各种基建和公用事业的检查。
而Q250较大型,最大起飞重量达到约250公斤,载重量约107.7公斤,最大航程约136.8公里,飞行时间100分钟,最高时速约160.9公里。Q250预定将于2026年开始交付,主要用途是灭火、物流运输、喷洒农药等,但运作成本会比小型直升机低得多。
两型号合共试飞逾3000次
SiFly首席商务官Logan Jones接受美国网媒访问时表示,Q12在数据传输和云端操作上的优势,对于公共安全尤其重要,该公司初期会专攻长距离检查和公共安全这两个板块。由于该公司大幅提升了无人机航程,他认为未来的城市毋须再设立那么多的无人机停机坪和基地,取而代之是一种崭新「无人机即时应变」(Drones as First Responders, DFR)模式。例如,警察将无人机放在巡逻车车尾箱内,当到达事故或犯罪现场附近,就放出无人机。
虽然两款无人机都未开始量产,但Logan Jones称,过去几年,该公司已经在加州蒙特雷县首府萨利纳斯(Salinas)乡郊的测试设施内进行超过3000次试飞。他又指出,该公司在无人机零件的采购地点及最终组装设施的地点方面,都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
初步计划是先作小规模生产,在美国某处组装无人机。至于零部件,则是从美国《国防授权法案》(NDAA)批准的国家采购。当日后大规模生产时,再转到其他地方组装。他强调,该公司的无人机平台符合NDAA标准,这对于美国本土客户具有吸引力。
他又称,客户希望无人机能够飞行更长时间和更远距离,而且价格能够与中国内地和其他非西方的产品竞争,「他们其实想要直升机(的性能),而不是要一架小型、用于娱乐的无人机。」
他认为,该公司无人机可以沿著电缆或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飞行作检查,「飞行时间每增加1分钟,意味著客户生产力提高或收益增加。当我们提供的续航时间是现时市场上一般平台的4倍时,客户的投资回报率将大幅提升。」SiFly号称,领导层集合了来自航空、科技和创业背景的世界级人才,该团队拥有超过65项专利,以及大量制造专业知识。
始终未有详细解释有何技术突破
不过,SiFly始终未有详细解释,到底有何技术突破,能够将无人机各项性能至少提高以倍计。该公司主要只提及两点。第一,采用了市场上能量密度最高、成本效益最高的电池。第二,一般多旋翼无人机都是将大部分能量用于抵消地心吸力;而SiFly根据空气动力学,重新设计了无人机的旋翼叶片,令它们更加接近直升机叶片,从而提高向前飞行的动力。
笔者估计,SiFly的意思可能是其无人机旋翼叶片的倾斜角度,能够根据悬停、向前飞行甚或向其他方向飞行等而调整。因此,向前飞行的动力会超过一般多旋翼无人机。
然而,只要看看近20多年,民航机的能源效益提升得很困难,就知道若真的要令无人机各项性能都至少提高以倍计,由气动力设计、发动机、电池以至材料科技等,都必须全线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才有可能。SiFly的声称仍然未能释除外界疑虑。
不过,美国太空总署(NASA)前首席技术员(按需出行)、现任航太公司Whisper Aero行政总裁Mark Moore在其LinkedIn户口为SiFly贴文背书,他表示:「亲眼见证了其无人机近年的发展,也知道其设计者都是非常认真的玩家;由空重比到巡航升阻比,它们所达到的各项指标都令人印象深刻——这是迄今为止市面上最好的多旋翼飞行器……物超所值。」
由于Whisper Aero的专业就是静音推进技术,故部分媒体认为,Q12在100米外的飞行噪音几乎是人耳无法听到这个声称,至少比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