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左)预料,随关税豁免期届满,贸易前景更添不明朗,下半年企业将持审慎态度。旁为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
【明报专讯】渣打银行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公布第二季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显示区内营商活动的现状指数由首季的53.5微跌至53.1,反映企业对前景转趋保守,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及其不确定性的影响。
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近80%受访企业指受到关税的负面影响,导致业务计划推迟及物流受阻。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指出,随关税豁免期届满,贸易前景更添不明朗,料下半年企业将持审慎态度。
8项组成营商指数的子指数当中,仅3项现状指数按季录得上升,其中生产销售表现最强,由52.9升至57.1,显示企业加快订单与生产步伐;惟7项预期指数全数下跌,当中以融资规模跌幅最大,由52.7降至47.6。
港表现区内最弱
按大湾区6个城市(香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澳门及其他)划分,香港表现最弱,现状指数跌至43.7,预期指数由56.9降至46.4。刘健恒认为,因外贸占香港GDP比重较高,关税政策影响尤深;东莞表现最佳,现状及预期指数分别为64.5及57.5。
行业方面,制造与贸易行业乖碢税冲击,现状与预期指数分别跌至52.7及52;创新科技领域受惠于全球对人工智能等科技需求上升,表现最佳,现状及预期指数分别升至62.6及61.3。
是次调查于5月初至6月中进行,访问约1000家大湾区企业,涵盖制造、贸易、金融、创新科技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