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认为,腾讯今年第二季增值服务业务国际市场的游戏收入急升35%,随著更多由腾讯开发及营运的游戏得以国际化,接触更多游戏群体,将继续推动游戏收入增长。(资料图片)
近日北水大举南下,但资金却主力寻找个别焦点板块,以及针对性收集在中港同步上市的中资公司,以收窄AH股之间的溢价,导致出现「炒股不炒市」的情况。不过,昨日恒生指数先升后回,最终倒跌93点收市,且成交额进一步增加至3128亿元,显示了市场「出货散水」的行为,短期大市走势并不乐观。
恒指先升后回成交增 市场「出货散水」
腾讯(0700)上周三公布中期业绩,数据虽然继续有增长,但不算太过亮眼:上半年收入3645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14%;毛利增加21%至2055亿元,纯利升16%至1034亿元。单计第二季度,收入则升15%至1845亿元,毛利升22%至1050亿元,毛利率升至56.4%,纯利则升17%至556亿元。
若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纯利仅升10%至631亿元,对比目前腾讯的市盈率(PE)超过25倍而言,反映市盈率成长比例(PEG)达到2.5,按彼得·林奇(Peter Lynch)的选股指标,反映以企业盈利增长速度分析,腾讯的股价已被高估。
虽然腾讯的生意增长速度不足,但亦非全无亮点。在游戏业务方面,腾讯继续维持其龙头角色,今年第二季增值服务业务收入按年升16%,至914亿元,其中本土市场及国际市场的游戏收入,分别达到404亿元及188 亿元。其中后者更按年急升35%,得益于Supercell旗下游戏及《PUBG MOBILE》的收入增长,以及新发布的《沙丘:觉醒》的收入贡献,可见随著愈来愈多由腾讯开发及营运的游戏得以国际化,接触更多游戏群体,将会继续推动游戏收入增长。
游戏业务仍强 广告等有隐忧
至于营销服务方面,第二季度收入则升两成至358亿元。腾讯称受惠于 AI 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及微信交易生态的提升,推动了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的强劲需求。不过腾讯管理层在业绩后电话会议中承认,中国内地消费增长实际上相当疲软,虽然商业交易数量继续以两位数增长,但平均交易价值下降。同时,由于用户收入实际上减少,腾讯也主动控制放贷的数量,导致其金融科技业务的收入增长较慢,上季只有一成的增长。
虽然腾讯在其主打的游戏业务中,仍然维持其强势的龙头地位,而且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尤其是若未来能够与苹果及Google达成协议,降低iOS及Android平台对游戏的收入分成,或将进一步增加海外的游戏收入,成为股价上升的催化剂之一,然而,广告及金融科技业务则仍有隐忧:前者仍须面对抖音及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竞争,即使腾讯推出AI应用分析用户行为,以及吸引广告商,但能否成功留住用户,仍属未知之数,而在内地经济仍受挑战下,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长,未来仍然偏慢。
AI概念不够明显 股价或难维持高位
更重要的是,当众多科技公司因应「AI狂热」而推出各种贴近消费群众的AI应用,宣传之馀也可顺道提升自身企业估值,例如阿里巴巴(9988)的「通义千问」(Qwen)或百度(9888)的「文心大模型」,腾讯的「混元」AI平台只是低调运作。虽然管理层在业绩中,似乎将AI的开发重点,放在如何提高企业收入及盈利上,而非单纯透过大模型竞争,但这容易让市场认为,其AI实力与其他科网巨企有差距,进一步压缩其炒作的空间。因此,腾讯依靠游戏业务,防守有馀,但稍嫌进取不足,没有其他高增长业务支撑,近期热炒的AI概念也不够明显,股价或难长期在高位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