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薪30万美元加籍夫妇】因可负担性回不来大多区定居称这是耻辱(图)
发布 : 2025-9-06 来源 : 明报即时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明报专讯】一对加拿大夫妇于2019年赴美国加州发展,现今欲返回大多区定居。然而这对夫妻在旧金山湾区的年收入将近30万美元,但是丈夫帕里贝罗(David Paribello)表示,由于安省就业市场疲软,他一直无法找到一份收入相当的工作,他获得的工作机会薪资都低得多。
这反映出一个严酷的事实,凸显出日益严重的负担能力危机,即是安省的薪资涨幅跟不上房价,最新数据显示,离开安省的人口多于移入人口,尽管失业率上升,中等收入家庭仍被挤出大多伦多地区。
对于帕里贝罗来说,搬回多伦多的梦想变成了一个痛苦又令人沮丧的困境。
帕里贝罗和妻子在2019年离开大多伦多地区前往加州,原计划「未来」再回来,以便能离家人近一点。但他表示,当他们去年开始找工作和住房时,发现经济上完全不划算。
他们俩在旧金山地区的年收入合计将近30万美元。帕里贝罗在医疗科技领域工作了近18年,他表示,在安省不景气的就业市场中,他找不到一份薪资相当的工作。他解释说,他在大多伦多地区找到的许多职位薪水都低得多。
有专家便指出,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凸显了不断扩大的可负担性危机:安省的工资跟不上住房成本的涨幅。最新数据显示,离开该省的人口多于迁入的人口,尽管失业率上升,中等收入家庭仍被挤出了大多伦多地区。
帕里贝罗说:「我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我一直都知道回加拿大会导致收入缩水。但我了解一些工作机会后,他们为我这种资历的人提供的薪水实在是太低了。」
42岁的帕里贝罗每周在销售和市场行销方面工作40至50小时。他的妻子是自雇人士,每周工作约14至15小时。他们俩在湾区养育著四个八岁以下的孩子。
他说,在美国,像他这样有技能的人有很多就业机会。
帕里贝罗说:「我每周都能得到一到两次有意义的面试。而在加拿大,我能获得的有意义的面试次数大概一只手就数得出来。」
他面试的一家多伦多公司提供每年8万至9万加元的薪水。
他说,这是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知名公司。根据他的经验,大多数公司在美国提供的薪水往往更高。
他说:「自己计算过,我的薪水至少需要达到20万加元左右。我不知道我们如何在他们提供的薪水下,在大多伦多地区过上舒适的生活。」
这对夫妇一直保留著他们位于奥克维尔的房子,直到2021年才卖掉。他们现在在加州拥有一栋五卧室的房子,价格略高于100万美元。
帕里贝罗说:「在伯灵顿或奥克维尔地区,一栋五卧室、两个半卫浴的房子,价格可能至少要150万加元或更多。」
但他担心的不只是住房问题。
他说:「为什么要住在一个薪水低、交通拥堵是世界上最糟糕、工作机会又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多的城市或地区?」
他将无法回国描述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挫折。他说:「知道你无法回到自己的家,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耻辱。」
他的困境发生在可负担压力将许多人逼出安省之际。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安省有5,664人迁往其他省份,这是自1951年以来该省季度人口流失最多的一次。
与此同时,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本周,加拿大统计局报告称,8月份全国有超过6.6万个职位流失,失业率升至7.1%。7月份有4.1万个职位流失,失业率为6.9%。
在某些领域,加拿大人的工资落后于美国人早已不是秘密。
多伦多都市大学(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加拿大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比美国同行低46%,前者年薪约为83,700加元,而后者为122,600加元。
在住房方面,差距则更加明显。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的一份新报告指出,多伦多居民需要每小时赚近38加元(每年约78,000加元)才能负担得起一居室的公寓。空置单位的租金工资甚至更高,一居室为41.73加元,两居室为51.73加元。
非牟利组织CivicAction今年早些时候警告说,年收入高达12.5万加元的中产家庭正被挤出大多伦多及咸美顿地区(GTHA)。
该组织指出,多伦多的房价与收入比目前为家庭收入中位数的11.8倍,迫使普通购房者将其薪水的76.9%用于支付抵押贷款。
多伦多都市大学的经济学家雷曼(Obeid Ur Rehman)表示,帕里贝罗的沮丧反映出更广泛的失衡。
他说:「我认为这很令人惊讶,特别是对于来自湾区的人来说。」
他指出,多伦多现在已经能与北美最昂贵的住房市场之一相匹敌。
他表示:「工资增长一直不够稳定,与美国相比,我认为这是许多人发现的共同趋势:对于类似类型的工作,工资明显较低。」
雷曼表示,加拿大的可负担性危机是「高昂的住房成本、低工资增长和可负担住房供应有限」共同造成的。
他指出是疫情前的水平,并指出:「即使工资继续增长,我们仍然会处于可负担性危机中,因为住房成本已经暴涨了。」
对帕里贝罗来说,这个决定是个人的,但根源在于经济。
他说:「说到底,那里永远是家,对吧?那是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那是我们长大的地方,也是我们家人的所在。总有一个搬回去的计划,只是这必须是可行的。」
他说,目前看来,这还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