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孩是错误认知:我打你 你不敢还手(图)

发布 : 2022-4-2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童年时很少被修理,父亲管教方式是让我有选择,例如吃饭如挑食不想吃,那么也不能吃其他非正餐的东西,像是冰箱里的冰红茶。

我的童年:父亲坚持管教原则

那时高兴地逃离现场,能不吃讨厌的东西什么都好,没想到炎炎夏日这个处罚很有用,冰凉解渴的饮料没有了,只剩温开水可以喝,整个人都焦躁起来。父亲是坚持原则的人,即使后悔也得乖乖地等下餐吃完饭才能解禁,知道代价与比较后,就很少挑食了。

我主张不该打小孩,因为大人本来就比小孩力气大,用暴力屈服不算好汉,而该思考其他沟通方式。然实际遇到时,当下却想不到其他方式,而是情绪激动直接动手,怎么会这样呢? 我回想儿子小时候也曾被衣架打过两次,情境类似,都是要孩子遵守规矩他却闹脾气而打。

孩子皮肤真的比较薄,厚度只有大人的一半,打一两下,屁股皮肤微血管破裂,就显得红肿、瘀青。当时我已警惕自己不可再犯,往后也没有再打,没想到面对女儿,在两岁的关卡时同样又跌了一跤。

心理学观点:打孩子的暴力冲动来自何方?

我辅导过很多家庭,替父母上亲职教育时,发现没有家长打孩子时会甘之如饴,多数来自管教上的无奈,最后才用打的,他们认为体罚让孩子「至少不敢再做」,也才能对学校、老师有些交代。 「人类并不擅长暴力!」社会学大师德尔·柯林斯在《暴力:从常态到残暴,以微观角度探索个人、家庭和社会中超过三十种暴力的形成和真相》书里说明,人类天性中有制衡暴力的屏障,并非天生暴力性格,因此暴力的出现是一个发展进程,要有各种条件一起发生才会启动。

其中最常发动的条件,是双方发展成「强VS弱」相对位置,亦即「我打你,可是你不敢打我」的关系,而管教孩子上就有这样的位置:打小孩,他不会也不敢还手。小孩因惧怕而屈服,让家长得到「错误的有效性」,误认孩子屈服是被矫正的结果,长期下来养成「习惯」暴力沟通。 除了相对位置,另一个是情绪冲动,像我本来就不会大欺小,但瞬间之所以失去理智,是因为还有别的压力事件一起囤积所导致的情疟漘炸。

我回想打孩子事件的前面,还发生①那时牙痛不舒服忍耐很久,刚好孩子犯错而情绪迁怒。②夫妻间的不愉快,又不敢对妻子生气,刚好孩子犯错而迁怒。③孩子在原地久久不动,还回嘴挑衅,被激怒而气到动手。

我的情形也验证了儿虐统计上会体罚的父母,原因有六成来自「对于儿童发展缺乏认知」、四成是「因应压力或冲突能力的不足」,三成是「遇到心情沮丧或愤怒时,缺少自我控制能力」,可见父母都需要「学习知道自己怎么了」,才能避免憾事。

要阻止暴力产生,一是靠正确信念,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欺负弱小,每次出现冲动时,信念价值要出来阻挡变成防线:「总之,不可以用打的。」再怎么混乱也要记得这个底线;另一个是靠情绪觉察,在发怒的当下,审视自己怒气合不合理?孩子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怎么会这么火大?」不等比例的情卤媎示了「还有别的原因」,通常跟眼前的孩子无关,而是自己内藏的(如牙痛)或外在的(如夫妻吵架)其他因素。

认知和情绪的觉察都需要练习才会上手,最简单的方式是「先离开现场求冷静」。若不幸冲动打了孩子,事后也要自我检讨,厘清情绪来源与因果,才能提醒自己就事论事不再犯。然后,也要向孩子道歉。

孩子做错用处罚提醒是可以的,但不是用打的,体罚所造成的惧怕情绪盖过了他自我反省的空间,父母以为「被打的孩子会怕,不敢再犯」,但其实是「他学到若不小心再犯,要怎么躲才不会再被抓到」,亲子双方想的并不一样。

可以这样做 合情合理的处罚

1. 处罚的用意在「知错」:处罚前先说明「哪里做错、为什么做错,和应该怎么做比较好」,必要时可做「实验」让孩子去体验错误的结果,以验证管教时的道理。不建议以「抄写」作为处罚,因为跟「知错改过」没有对应关系。

2. 处罚以「剥夺形式」为佳:体罚在短时间内可以遏止再犯,然「孩子会哭是因为害怕,而不是知错」,同时有贬低自信的副作用,处罚较小的孩子建议剥夺活动自由,采「面壁思过」,一次最多五分钟,以免伤害未发展好的腿部肌肉。处罚较大的孩子建议则剥夺时间与选择,减少玩耍的时间,让他「自己闯的祸自己收拾」。

3. 先离开现场求冷静:大人觉得很生气时,先离开现场,喝杯水也可以,冷静后较能恢复理性决定怎么处罚。处罚后,记得要抱抱孩子,提醒亲子关系不会受影响。

文/林仁廷(谘商心理师)

本文摘自《教养:够好,就好》/林仁廷(谘商心理师)/ 新自然主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