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屋获开绿灯 建筑公司频接电话

发布 : 2022-7-28  来源 : 加拿大置业频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多伦多街道游走,不时见到一些华丽独立屋,前后院都有一大片空地,香港人或者都会心里疾呼:「乜咁浪费呀,起多间屋咪几好!」

现在这件事或终于成真了!

这片吉地随时成为爷爷祖母、或儿子跟媳妇、甚至女儿跟男朋友的安乐居,好似中国的四合院般,三代同堂,乐也融融。

然而,反对人士质疑变相助长房市投机活动,业界人士则相信,此举受惠的是一般个人业主,可望为一间80万房产可升值至120万,增加多达5000元的月租收入,甚至鼓励跨代共居的文化。



7月初,安省土地仲裁特别法庭(Ontario Land Tribunal , OLT)驳回反对者对多伦多市府后院屋附例(Toronto Garden Suites Bylaw)的上诉,正式为多伦多合资格业主起后院屋(Garden Suite)大开绿灯。

本刊访问了GardenSuitestoronto.com负责人、设计建筑公司2x2 Construction项目经理Kyle Springer,他直言,消息一出,其公司一周内收到25个查询,反映不少业主蠢蠢欲动。

Bay Street Group地产经纪Wallace Wong 相信,此举对业主或租屋人士都会是好事,「可以舒缓紧张的租屋市场,现在我经常帮香港人租楼,争柯化争得好利害。我一些客人,人未到,但已经要视频带他们去睇楼。」



反对者质疑助长投机
消息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反对人士称,大部分的后院屋将会由投资者拥有,原因是建后院屋费用动辄要数十万元,而投资者日后出租后院屋,月租估算至少亦要四千元,这亦将会助长房价增加。

提出上诉的居民组织的律师威廉·罗伯茨(William Roberts)表示,此举对首置人士来说弊大于利,并指出投资公司已在入手购买房屋,以打造为多个单位。

他又说:「现在他们(首置人士)将与一家投资公司竞争。该公司看到他们可以在后院兴建后院屋,投资者每月可以为后院屋收取4000至5000元的月租。」

他又表示:「现在突然之间有了不同的计算,房价会上涨。」



业界估计30 ~ 60万个房产受惠
对于反对声音,Springer认为:「任何议案总会有人反对的,有一类人总会说:我们需要更多可负担房屋,但是不要建在我的后院。」

他指出,可能的确会有投资者看中这个机会沾手,然而一般业主才会是最大得益者,「他们以前的房产可能是值80万,现在可能升值至120万,业主可以为房产加按,以筹资兴建后院屋。将来租金回报可达到每月2000至5000元,甚至成为年长父母的居所,节省退休屋的开支。」

后院屋有多个叫法,包括祖母公寓(granny flat),车房屋(coach house)和小房子(tiny house),即是独立的第二间住宅,位于主要住宅(principal residence)的后方,一般概念是一个独立的住宅单位,有自己的出入口、浴厕及厨房。



预见后院屋潜力 率先布局
Kyle Springer表示,其公司一向有提供建造巷道屋(laneway suites)的服务,去年开始见到后院屋的发展潜力,于是抢先开了同名网站。因名得利,一周内接到约25位客人的查询。

根据他估计,市内有30万至60万个房产可以兴建后院屋,潜力巨大。至于预期费用,他透露由设计到申请建筑许可、以及兴建,至少花费35万,整个过程预计需时15至18个月。

此外,地产经纪Wallace Wong相信,兴建后院屋对业主或租屋人士都会是好事,但没有即时解决房屋紧张的情况,「长远或可以舒缓紧张的租屋市场。」最重要还看建筑后院屋的费用和租金回报率的实际情况,再加上如果业主卖房的时候,买方可能需要就后院屋的部分缴交HST,他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业主兴建后院屋。

至于会否引来投资公司垂涎,Wallace质疑上诉居民提出的上述理据,指地产投资公司宁愿购买大型物业,例如多户式柏文大厦,集中管理过百租户,绝少逐间买入尚待兴建的房产。 「这样做效率太低了。」

他认为,尽管有关附例才刚正式通过,究竟真正会为市场带来什么影响,仍然有待观望,「不过始终是增加房屋供应,长远而言一定是好事,短期或者可以舒缓一下紧张的租屋市场。现在我经常帮香港人租楼,争柯化争得好利害。我一些客人,人未到,但已经要视频带他们去睇楼。」

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预测,到2030年加拿大需要580万套新房,来应对可负担住屋供应不足带来的危机。

毕竟后院屋不是一时三刻可以落成,因此估计短期内难以为市场带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