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市中心邻社新方向】商住式社区倡逾百方尺小店要展现市井活力(图)

发布 : 2025-5-03  来源 : 明报即时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有发展商正考虑把多伦多市中心创造为酷街区,目标是要有小商户带来的市井活力。

构想中的酷街区在布鲁亚街与巴特士街交汇处,曾矗立著地标折扣商店「三层楼」(Honest Ed's)的角落一带,现今出现另一个街景,要有人潮熙攘的画面恍若东京巷弄。

建设中的三层楼村(Mirvish Village)正招募「创意商家」进驻「即装即用微型店铺」。

多伦多市内现今不断在开发的案例中,有在地酒馆、餐厅与洗衣店常被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却是连锁药妆店与快餐品牌,将独特街区异化为千篇一律的水泥丛林。

致力保存郊区小型商铺的plazaPOPS执行总监罗茨斯坦(Daniel Rotsztain)指出,这些小商户长期被视为次要,但其赋予街道的生命力正逐渐被重视。

部分发展商如Westbank与Daniels Corp.正尝试突破,尽管现今仍面对规划与融资等不同挑战。

三层楼附近的发展项目,涵盖原有百货旧址与周边区域,规划包含美食广场、音乐展演空间、幼儿园、公共公园,并修复万锦街(Markham St.)历史建筑作为店铺,搭配890户单位的出租住宅。

这片号称「马维殊小巷」(Honest Ed’s Alley)的区域,试图示范如何兼顾城市密度与街区魅力。

商业地产经纪人贝哈尔(Avi Behar)直言,共管柏文零售空间长期被忽视,导致大卖场大量复制。

罗茨斯坦补充,动辄数千平方英尺的店面令小商家难以负担。

多伦多新任规划部门主管索恩(Jason Thorne)坦言,发展商需确保获利与租约年限,若无签订20至30年长约的商业租户,融资便成问题。

尽管市政府《正式规划》强调混合使用区应保留零售空间,但索恩承认无法决定业主最终出租对象。

在历时数十年的丽晶园(Regent Park)重建案中,初期零售空间多被医疗诊所占据。市议员莫伊斯(Chris Moise)表示,居民渴望更多服饰店与小商家。

发展商Daniels Corp.高管奥马克海尔(Heela Omarkhail)解释,第一代零售空间需高昂装修成本,对家庭式商店构成门槛。该公司为非营利组织Wanasah打造即用型空间,并在两栋大厦设置艺术家工作室,回应社区诉求。

Westbank商业租赁主管洛克(Emilie Lok)表示,三层楼一带的社区将是小巷式店铺缩至150-300平方英尺 ,租约弹性调整为6个月至5年,免去洗手间建置成本。目前半数微型单位已出租,既有长期主力店,也有短期实验性小店,重现创始人马维殊(Ed Mirvish)提倡的创业精神,是这家1943年创立的老店曾以「从打折内衣到盐罐应有尽有」闻名,更以圣诞节发放免费火鸡著称。

罗茨斯坦主张设立「文化税级」保护社区型小店;索恩则研究如何通过分区制度优先保留在地商家。针对郊区购物中心重建案,市政府正探讨协助被迫搬迁的商家回归新项目的机制,这正是Westbank采用的策略,已有两家原马卡姆街租户表达回归意愿。

尽管疫情延误进度,三层楼村预计今秋开放。

洛克期许,若说马维殊的三层楼老店能买到任何东西,新社区至少要延续那份独特的市井活力,即使没有免费火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