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术停火」 美势辟遏华新战场

发布 : 2025-5-1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昨日在北京会见美国景顺集团董事会主席瓦格纳。这是中美两国相互调整关税措施14日正式实施后,中国高层同美国商界的首场公开会见。

未来存变 商界把握窗口期

关税调整迅速对贸易市场产生影响。据内地外贸企业反馈,美国订单本周内开始回流。出口导向型及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包括消费电子、机电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家,正利用90天窗口期加速出口。工业制造的订单也在增加,内地工业零部件服务平台海智在线副总经理刘海涛表示,美国客户正在重新落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中美企业应抓紧在这90天内尽量扩大交易,以降低潜在风险。

不过,内地企业对短期利好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北京学者认为,本冲碢税调整标志著美国政府掀起的关税战进入「战术性停火」阶段,但90天的限期设置表明,这并非美国对华的「战略性妥协」。 

「关税大幅下降让企业看到了希望,却面临著结构性困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指出,关键还是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大,其根本目标还是遏制中国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韩正会见美国企业家释放的积极信号,叠加中美贸易市场的迅速反应,表明尽管中美双方的博弈仍然非常激烈,但通过务实对话和互利合作,中美经贸关系仍有望找到新的平衡点。

科技跨境支付领域迎较劲

然而,就在关税调整正式实施前一天(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加强人工智能晶片出口管制,禁止全球企业使用华为升腾晶片。王孝松认为,此举反映出美国很可能会转向更隐蔽的非关税壁垒?作为新战场。

白明指出,美国对中国的非关税壁垒一直存在,过去美国政府滥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规则,现在美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针对中国具体企业的具体产品进行打压,更加赤裸裸。

对此,王孝松表示,美国在科技、国际贸易结算等领域占据优势,未来可能采取更精准的打击措施,中国需多管齐下应对挑战,包括加速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拓展多元化市场等。

值得注意的是,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当地时间1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中方表示要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经贸环境,法方也表示要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双方还签署合作文件。

与此同时,正在韩国参加APEC贸易部长会的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出席了中国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员部级会议,他表示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分析认为,这将为中国应对美国挑战提供更多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