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今年料领先全球资本市场

发布 : 2025-9-0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年初至今,美股的确仍在不断创新高,但是其偏高的估值开始令部分有估值过敏症的投资者感到不安,全球资金减慢流入美股,非美市场则因为估值相对廉宜而录得增量资金流入。不错,4月2日美国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确实吓倒一些心血少的美国投资者。可是,后来的《大而美法案》以至近期联储局利率政策在总统强力干预下加速减息压力愈来愈大,加上最新公布的大企业季度业绩普遍超出市场预期,美股这场派对,看来很难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就此轻易结束。

美股派对料年底前难结束

每次烟花汇演,永远都是愈近散场时,烟花就会开得愈灿烂,不想等到群众一齐散场时候走唔切,学当今「股神」巴菲特一样逐少逐少减磅散货,当然没问题,最紧要唔好学当年的牛顿一样,在南海泡沫中途明明已经清货离场,最终还是抵受不住寂寞与贪婪,在派对结束前一刻又再重新进场。从年初至今美股各个行业的表现来看,市场集体智慧的判断,似是投资者仍以增长股(AI相关资讯科技)及周期股(工业、金融及基本材料)作为投资重心,防守性股份(医护、必需消费、能源、房产收租)则备受投资者所遗弃。投资者的资金部署,一点都不像显示他们有一丝担心美国经济可能衰退。

与过往顺周期投资最大的不同,在于属于周期股的可选消费股年初至今是标普500指数第二差的大分类行业,仅次于年初至今唯一见红的医护行业,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大部分可选消费品都十分依赖进口,他们成为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最大的牺牲品。其次,就是过往被视为防守性行业的公用事业,则因为AI热潮的兴起,带动市场预期未来美国(以至全球)的电力需求将呈现一个重新的结构性增长机会。年初至今,标普500公用事业分类升了10.7%,轻微跑赢大市。

美医护业不景 对热炒中资医股属预警

医护行业今年遇著冷风,除了因为其防守特性在牛市中备受投资者冷落之外,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致力削减政府医疗补贴,甚至可能不惜行政干预下大幅削减药厂的出厂药价。由于制度上缺陷加上人为的反竞争行为,现今美国境内药价不单是全球同类药品中最贵的,而且有不少品种药价更加是其邻国加拿大的数倍以至近10倍的价钱。这场药厂与现任美国政府内阁之间的政治风暴,恐怕至少要等到特朗普总统任期结束前后才有结束的一丝希望。美国医护行业今年的不景气现象,算是对今年炒得异常高兴的中资医护科技股的一个预警。

相比起美国,港股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外资看来已经出清或非常低配港股,任何潜在的资金重新进场,都会对港股的估值有推动作用。今年的慢牛走势,背后亦不见中央政府太多的手影在推波助澜。即使刚刚公布的大部分上市港股业绩整体不算劲爆,但至少仍有不少亮点存在。本栏维持年初看法,今年港股将继旧年之后再下一城,继续在全球资本市场中领先。

林少阳

以立投资董事总经理

Vincent@vlass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