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热搜:港心理师研机械宠物 陪伴抚情绪 机械人引进专业领域 助蒐数据不介入辅导过程(组图)

发布 : 2025-9-1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慧心(深圳)教育董事长郑嘉慧(图)致力于心理教育与谘询辅导,现正伙团队研发动物形态的「心理陪伴机械人」。(蔡宛均??o?J??



慧心教育内部??u出的第一代仿真模拟小猫(右),毛绒尾巴内装有压力薄膜传感器,透过触碰采集心跳、血压等数据。(受访者提供)



慧心教育产品经理黄晓慧


【明报专讯】机械人热潮除了席卷工商行业,怎样引进到心理健康等专业领域也受到关注。慧心(深圳)教育科技发屾x??限公司(慧心教育)致力于心理谘询辅导,董事长郑嘉慧伙不同背景的成员合作研发基于动物形态的「心理陪伴机械人」,盼能填补心理谘询师缺席时的抚慰需求,为谘询者提供日常陪伴,并记录情绪变化等数据。郑嘉慧称,研发过程困难重重,如资金、数据、私隐和法律等难题,但强调不会让机械人介入谘询过程,因面谈的眼神、手势等肢体动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抚慰是AI无?x??代。

明报记者 蔡宛均

来自香港的郑嘉慧因自身经历(见另稿)从投资人转行至心理行业,并于2019年创立慧心教育,公司专注于心理教育,与教育机构、企业和社区等有合作项目。直到去年团队在机械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郑嘉慧遂带成员到香港养老院调研,「我本来对机械人非常有抵触,如果有天我站在天台上,机械人会来救我吗?」调研后她发现,虽然机械人没有温度,但仍可让护工从部分基础繁琐的工作中解放,从而拥有更多与长者相处的时间。「我就想,如果让机械人代替我们,陪伴谘询者在谘询室外的生活,同时采集他们的情绪等数据,是否能更好地??u进心理谘询过程?」

避免「恐怖谷效应」不用人形

于是郑嘉慧启动了心理陪伴机械人项目,为避免「恐怖谷效应」,即人形机械人与真实人类过于相似,反而让使用者感到不适,团队一反当下「人形机械人」热潮,选择以动物作为机械人外观。「动物形象天然具备亲近感,更容易拉近距离。」郑嘉慧表示,机械宠物定位「有温度的陪伴」,功用包括谘询前后的安抚、陪伴及记录情绪,但不会直接参与心理谘询师与谘询者的谘询过程,「这样的定位能够弥补治疗犬及心理谘询师资源的短缺,同时能为心理谘询提供更全面的参考数据」,但她强调机械人没法代替心理谘询师,因人与人的交流及情感抚慰是AI无?x??拟。

为道德把关放慢研发

「摸猫尾」蒐心跳血压

虽然市面上已出现声称有陪伴抚慰功能的机械宠物,团队却选择放慢研发节奏。郑嘉慧说,因他们研发的是专业用途的产品,而心理健康是一个攸关生命的行业,不能为趾x?u出而不守底线,「如果只是噱头,很快会被市场淘汰,这类产品需要时间沉淀与道德把关」。据慧心教育产品经理黄晓慧(图)透露,产品目前?x??数据收集与模型测试阶段,仅内部??u出第一代仿真模拟小猫,在毛绒尾巴内装有压力薄膜传感器,通过使用者和尾巴的互勾x??集心跳、血压、呼吸等数据,「此举代替摄像头,避免触及私隐问题及降低防备心理,同时毛绒触摸会让人体产生催产素,互勾x??候就有放松纾缓作用」。

进度缓慢也因为团队同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资金,公司投入了200万元人民币仍不足,不过郑嘉慧表示资金还不算最大问题,可透过贷款、申报项目等方式处理,反而是数据和私隐等法律问题和技术瓶颈,短期内难有办法解决。黄晓慧解释:「数据收集与使用必须合规,否则可能带来法律与道德争议。其次,如何让机械人展现有温度的交流,如何分析异常行为、避免算法偏差,也是技术难点。」

法律技术成挑战 ??u广遇两难

此外,郑嘉慧认为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也为产品商业化带来限制,香港市场小,积累个案进程慢;内地市场需求虽大,但行业的急速发展过程及市场变化使得??u广难度更大。郑嘉慧自2016年踏入内地心理领域后,发现行业存在诸多缺乏资质或无底线的从业者,导致部分公众对心理服务存疑,「但现今在内地多年经验加上香港市场规管相对规范,未来可能会选择香港作为产品试点地」。

望突破「单人谘询室」限制

尽管挑战重重,团队仍有清晰规划。郑嘉慧称下一步望突破「单人谘询室」的限制,透过陪伴机械宠物结合团队研发的微信小程序「快乐共创圈」,创造群体治愈环境,让不同个案能线上线下共同互动。此外,慧心教育将继续发展线下心理服务,累积更多数据与资金反哺研发;应用程式亦会持续改善,并计划再度申请数码港相关项目资助,争取资金支持。

郑嘉慧表示,心理陪伴机械人并非一时之作,而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我们希望这个产品能够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但仍需要从业者的专业自律、政府的制度支持,以及公众对新技术的理性看待。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同时具备,产品就无法真正落地」。

(深圳机械之城系列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