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热搜:涉数据私隐 律师吁遵「最小必要」避触法律红线

发布 : 2025-9-1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机械人应用日益广泛,但相关法律规范仍在起步阶段。泰和泰(深圳)律师事务所早前发布《机器人产业法律白皮书》,提醒业界关注数据与私隐等问题。泰和泰高级合伙人廖怀学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以心理陪伴机械人为例,虽具安抚与陪伴功能,但背后涉及庞大的数据收集,若处理不当,极易触碰法律红线。

需用户同意 设撤回机制

他指出,企业必须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只能收集与服务直接相关的资料,并取得用户明确知情同意;若涉及心理健康资讯或生物特徵等敏感个人资料,还须单独授权,同时应提供便捷的撤回机制。聊天纪录原则上不宜用于模型训练或与第三方共享,以免带来二次风险。企业亦须建立常态化合规自查,随时根据法规更新调整技术与策略。

倘因算?x??心理 或须负责

若服务对象涉及未成年人,风险更为敏感。廖怀学强调,相关数据须有更严格保护,包括验证监护人身分、取得监护人同意,并设置防沉迷与家长监护功能。他补充说:「陪伴类机械人不能提供诊疗谘询或医疗结果解释,且必须明确提示生成内容不可作为医疗依据。」若因算法偏差或系统缺陷导致心理健康受损,企业或须承担侵权责任,判断关键在于是否履行合理注意义务。

面对两地市场 须双重合规

此外,心理机械人企业同时面对内地与香港市场,必须做到「双重合规」,即在内地要遵循数据出境的合规路径;香港则须符合透明、告知与保障的《私隐条例》要求。企业可透过签署标准合同、建立跨境合规治理框架等方式,以降低法律风险并应对监管变化。

(深圳机械之城系列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