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点对点:环境局指资源重叠 「中央收胶」资助停(图)
发布 : 2025-2-1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废胶运抵回收工场后,工人将各类废胶投入分类设施,当中较轻的胶袋及胶膜会率先被筛选出来,再造成塑胶原料后出口到东南亚各地。
【明报专讯】为提升塑胶回收,政府于2020年起??u行「塑胶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务先导计划」(俗称「中央收胶先导计划」),其后5年间共批出总值1.66亿元合约,由政府聘承办商收集非工商业废塑胶,并制造成再生原料,计划2024年废胶回收量逾7000公吨,超出预期每年5000公吨的目标。然而,环保署表示因成本较高,2025年1月中计划结束后不延续,而「绿在区区」仍会回收市民废胶,再交认可回收商处理,但不再提供补贴。有环团批评取消计划属「开倒车」,打击市民源头减废信心。
回收商:杂胶无补贴料乏人问津
「中央收胶」的承办商会收集指定地区内的非工商业废塑胶(包括发泡胶、水果网等),计划结束前共涵盖9区。「中央收胶」其中一间承办商俊成环保的总经理方文金称,开放市场后预料不少回收商加入竞争,较有价值的饮品胶樽会「争崩头」,但其他「杂胶」料乏人问津。他说「中央收胶」计划下,现时向绿在区区收集废塑胶不收费用,但日后取消补贴,绿在区区需支付额外费用,才会有回收商收集杂胶。
另一承办商刘财记纸业的董事长刘耀成说,没补贴之下「回收杂胶根本无得做」。他说现时每公吨杂胶回收价约2000元,「一辆5.5公吨货车只可载约半公吨废胶,跟车人工及运输成本都不够」。
环团忧损市民回收信心 批开倒车
就政府不再资助「中央收胶」,立?x??环境事务委员会委员、民建联刘国勋认为,既然环保署认为有其他节省成本方式回收废胶,不妨一试,惟政府亦要把关,确保妥善回收废胶。绿惜地球副总干事黄子劲称,现时承办商收集及处理废塑胶的过程受政府监察,令市民对乾净回收有信心,认为应延续甚至将「中央收胶」扩至全港。他又质疑回收废塑胶市场化,政府是否有足够人力巡查回收商是否妥善处理废胶。绿领行动总干事佾x??威表示,政府宣传乾净回收多年,市民逐渐建立回收意识,特别是废塑胶,市民愿将废塑胶送到绿在区区,是对政府回收系统信任的表现,而在「中央收胶」计划下,承办商回收及处理废塑胶均受监察,倘若市场化,价值较低的杂胶料乏人问津,最终去向成疑,形容结束计划犹如「开倒车」,并不理想。
环保署则表示会不定时突击检查,以监察承办商于收集和处理废塑胶过程中各项工序的表现,确保适合回收再造的废塑胶得到妥善处理。此前没有纳入「中央收胶」先导计划的9区中,绿在区区一直自行在市场选择回收商处理他们收集的废塑胶,相关成本已计算在其营运成本内。而绿在区区营办团体均须将收集到的塑胶,送交署方核准的下游回收商进一步处理,并向署方提交相关证明;下游回收商则须向署方提交处理废塑胶种类的生产线及处理量等资料,经署方核实,才可处理绿在区区的废塑胶。
谢展寰:整合至绿在区区更善用公帑
环境及生态局长谢展寰2025年1月回应称,现时本港有「中央收胶」和「绿在区区」两个系统负责回收废胶,由于「资源重叠」,将收集废胶的工作整合至绿在区区系统可更善用公帑,环保署已有详细计划,未来将安排解说,确保废胶不会没人回收。塑胶重量轻但体积大,物流和回收运作成本高昂,过去回收率偏低,2018年曾低见7%,该年回收量6.4万公吨。自2020年初开始??u行「中央收胶」,回收量止跌回升(见另文表)。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智学公民 第1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