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骗长者社区券津贴 拘护士治疗师 教唆家属做「挂名员工」摊分 两机构续准营运(图)

发布 : 2025-8-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两男三女涉诈骗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计划津贴,上月被廉署拘捕。廉署执行处总调查主任邹佩均(左起)、首席调查主任郑础明、社署助理署长(安老服务)甄丽明昨召开记者会讲述案情。(曾宪宗??o?J??


【明报专讯】廉政公署上月拘捕包括护士及职业治疗师共5人,涉诈骗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下称社区券)计划津贴,两名分别经营私营护理机构的主脑藉专业背景,唆使市民为家中长者申请社区券,并声称可聘请他们做「挂名员工」负责照顾,事后摊分津贴,机构实际无上门服务。两机构涉案期间获发1800万元津贴,惟实际诈骗金额待查。涉案机构未被终止服务,社署解释部分长者正于机构接受服务,要顾及其意愿及适应,有议员认为理由薄弱,如有证据显示机构违规,应即时暂停服务。

共拘5人 护士治疗师为老板

廉署早前接获社署转介贪污投诉,怀疑有人诈骗社区券津贴,上月拘捕2男3女(27至57岁),其中两名主脑为注册护士及注册职业治疗师,各自经营私营护理机构,其馀3人为涉案护士经营机构的员工,全部人已保释候查。

调查发现两名主脑前年下半年起合作,以专业身分及人脉,唆使市民为家中长者申请社区券,并向社署讹称机构为长者提供家居照顾及支援服务,又为长者家人提供速成培训班,声称可聘请他们成为「挂名员工」提供服务,事后与家人摊分津贴,以约1万元津贴为例,机构在没提供服务下获5000元,家人获5000元。

游说家属申领 实际无服务

廉署执行处总调查主任邹佩均称,两机构提供「一条龙服务」,安排长者到地区中心做评估,通过后再申请社区券,涉案期间两机构每月向20至200名长者提供服务,共获发1800万元津贴,部分长者确实获服务,实际诈骗金额及没获服务人数待查。

针对机构哄骗部分家人做「挂名员工」,邹说部分长者的子女有正职,根本无法在日间照顾;亦发现机构哄骗长者预先在空白的服务时数纪录表签名,并虚报服务提供者名字,同时纪录出现「有上门、无做足」虚报服务时数、同一人同时在不同地点服务两名长者。

廉署执行处首席调查主任郑础明说不排除有进一步行动,不方便公开涉案机构名称。就长者家人会否被检控,他说相信家人是受唆摆,是否不知情属调查重点,署方会综合证据并谘询律政司意见。

社署助理署长(安老服务)甄丽明称,两机构分别前年及去年成为认可服务单位,署方去年接获举报,是首次收到同时涉及专业人士、服务使用者及家人涉贪的举报,随即转介廉署。她说社署会透过突击探访、抽查、审核纪录等监管服务,重申计划协议规定服务要由专业人士提供,不可能由家人提供,已加强审视两机构文件,并已接触服务使用者及家人,确保长者获适切服务。

社署:未叫停因仍有长者接受服务

被问为何不即时终止两机构服务,甄解释部分长者确实从两机构获得服务,转换服务要视乎长者意愿,并考虑其适应。她说待廉署调查有结果后会视乎情?再考虑是否终止它们服务。

社福界议员狄志远认为社署理据薄弱,现有不少同类机构,有足够能力协助长者适应服务转换,促当局与廉署沟通,如已有证据显示两机构明显违规,应暂停其服务。他建议社署加强监管,定期公布抽查及巡查结果,提高透明度,令业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