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旅游火热 维族歌舞汉语迎客(组图)

发布 : 2025-7-1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每天上午10时半举行的喀什开城仪式,被游客形容为「中国的迪士尼」。图为开城仪式表演的最后,「张骞」、「班超」和维族民众一起欢歌跳舞。(刘晓宇摄)



古城内随处可见外地游客旅拍,一套相片连带服装妆造,价格从几百到上千元人民币不等,连小孩都换上维族服装拍摄。(刘晓宇摄)






民宿「古丽的家」聘请的员工每天会表演维族舞蹈,还会拉观众上去一起跳。(刘晓宇摄)


地处中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喀什,西连帕米尔高原,南依喀喇昆仑山,有中国「最晚日落之城」的别称。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交汇点,既是重要商埠也是战略要地,近年来在政府旧城改造下,正以独特的风土人情广纳游客,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明报记者 刘晓宇 新疆喀什报道

开城仪式说张骞班超 强调中央自古治理

「开城仪式就是中国的迪士尼。」上午10时半,喀什古城外百米内已是人头攒动,有游客向友人这样解释。仪式准时开始,表演先是由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开场,然后是出兵平定西域战乱的班超的故事,旁白讲述中央政府自古以来对西域的管辖和治理,呼吁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接?,维吾尔族民间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蒐集整理者阿曼尼莎汗、著名人物阿凡提登场,载歌载舞迎候八方来客。欢快的表演结束后,古城大门敞开,游客鱼贯而入。

30讲解员全说普通话 面向国内客

21岁的维族姑娘热孜亚(图3)穿上大红色制服外套,戴上咪高峰,10点准时到达古城,开始一天的解说工作。古城配有30名普通话讲解员,热孜亚是其中之一。大学刚毕业的她考取了普通话二乙证书,是获得这份工作的要求。

古城只有普通话讲解员。「因为游客都是国内的。」热孜亚的汉族同事说,「如果外国人来,可以报名旅行社」。在喀什街头,随处可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即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政府办事点也贴有要求使用普通话的告示牌。学校使用汉语教学,部分保留开设自选的维语课程,政府开设教师培训中心加强普通话规范培训。

喀什地区约九成人口为维吾尔族,馀下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村里的老人多数只会说维语,不过每周一都会举行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开会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等思想。经过普及义务教育,当地的维族小孩已经习惯用普通话聊天。服务业者大多是维族人,的士司机能用简单的普通话和乘客交流,开车间隙,则喜欢于微信群里用维语与其他司机语音聊天,也爱看用维语拍摄的抖音影片。

热孜亚每天跟随电瓶车穿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为游客导览,尽管每天工时长达12小时,周休一天,她觉得这份工作「挺好玩的」,「因为可以和游客互动,他们还会夸我漂亮」。

民宿舞者「不要专业」 游客爱原味

喀什历史悠久,秦汉时期为西域疏勒国地。喀什古城经过改造,2015年7月挂牌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古丽的家」是喀什古城首间对外营业的民宿,上午开城后,民宿主人莎拉麦提古丽·卡日将雕花木门敞开,不少游客被屋子里传出的欢快歌舞声吸引,停下脚步张望。

民宿内不时会有维族舞蹈表演,每到演出时就十分热闹。舞者都是古丽聘请回来的全职员工,一天表演最多12场,底薪5000元(人民币,下同)加上提成,最高能拿到8000元,包括早午晚三餐饭,在当地算是高薪。

「我请的都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古丽用带有维语口音的普通话说,「因为我的要求就是不要太专业,一定要那种互动性好、表情好、比较接地气的,游客的需求就喜欢原汁原味的」。

新冠疫情后,新疆旅游持续火爆,喀什地区去年接待近4200万人次游客,按年增长26.36%;旅游收入358.88亿元,增31.24%。5月到10月是喀什的旅游季节,记者探访当地时值7月旅游旺季,古城日均游客量可达七、八万人,「古丽的家」入住爆满。

冬天民宿休息两个月,古丽带十几个员工集中直播带货,卖核桃、葡萄乾、红枣等新疆特产乾果。

景区升级有商机 维族风情cafe迂唪迎

位于古城阿热亚路上的「角落咖啡」,老板麦尔丹·阿不力米提原本在当地电视台工作,触觉灵敏,他在古城景区升级后,辞职租下老房子,2017年开业,店内摆有许多维族风情的手工艺品,备受游客欢迎。

最近,麦尔丹在乌鲁木齐开设分店,平时和家人生活在杭州,咖啡店由店员打点。曾经的同事提到他,都说这人「太有生意头脑」。

就在上周,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来到南疆和田,出席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王沪宁讲话时特别指出,要更加注重在解决南疆突出问题上聚焦发力,紧贴民生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