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恒地交地获赔120亿 「标准补价」3年未见个案(图)

发布 : 2025-10-0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政府加速??u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容许发展商原址换地,惟北都大计??u出后本港楼市低迷,加上早前息率高企,部分发展商放弃发展,两大龙头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先后在3个新发展区,放弃逾千万方尺土地,获政府合共补偿近120亿元。

翻查资料,发展局2022年3月宣布容许采用「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屾x??式」??u行的新发展区项目(包括古洞北/粉岭北及洪水桥/?村新发展区),以「标准补价」方式补地价,在传统机制外提供多一个选项,旨在简化发展程序。

各涉约500万尺地

不过,发展商虽然可自由选择参与补地价计划,但个别仍拒?x??纳;以恒地为例,去年公布洪水桥、古洞北/粉岭北两个新发展区获政府现金补偿共约57.6亿元,涉及地皮面积约495万方尺。

另外新地指出,过去两个年度暂有约510万方尺土地交还政府,涉及补偿约61亿元,金额足以发屾x??下粉岭北第10区的住宅项目。

值得留意,政府虽然容许以标准补价(即发展商按地皮所处区域划一的每尺补地价)方式补地价,成效未如理想,实施逾3年至今,尚未录得以标准补价方式完成换地的个案。

分析:标准补价未随楼市变

泓亮谘询及评估董事总经理张翘楚认为,政府在收回农地时提供的特惠补偿金额,即政府以多少钱收回每尺农地,大约每年4月、10月更新一次,反观北都的标准补价更新次数较少,近年约为一年更新一次,相对现时地产市?变化,标准补价未能配合楼市变化,因此过去已有业界人士倡议标准补价可按半年或按季更新。

张翘楚又认为,以传统补价方式换地程序冗长费时,惟目前新盘库存量高,发展商积极减库存,换地补地价意欲降低,而传统补价金额与楼市表现挂?,楼价在2021年后呈跌势,变相令发展商补价成本较以前降低,因而令标准补价的「应用性」减低。

料业界等基建起好方买回

他续指,发展商放弃部分北都的土地发展,因区域尚在初阶发展,如「三通一平」(意指水通、电通、路通和土地平整)亦未有,业界或会考虑,先让政府收回、处理好基建设施,未来再竞投同一幅地发屾x??加「有数得计」。